3)第505章 广泛的权力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平离开东海后一个月之间的暗中纠葛,徐学平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李远湖这人年轻、有能力,做事也有魄力,只待人稍严厉了些……”

  所谓待人严厉,无非说他气度不够。

  张恪说道:“那我就把他的严厉,当成是对锦湖的鞭策……”

  徐学平笑了笑,锦湖虽然规模还不够大,但也不是任谁都能捏的软柿子了。

  张恪说道:“我这次过来,倒是有些想听徐伯伯说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有什么闲情逸致的传闻……”

  “哦,想听什么啊?”徐学平笑着问,嘴里这么问着,还指着棋盘提醒张别光顾了说话忘了落子。

  “当然是工信产业与林业、造纸产业方面的传闻?”张恪捏了一粒黑子扳头,“我这些天琢磨着,徐伯伯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似乎也是可进也可退的一步棋?”

  “这步棋也让人揣摩不透,”徐学平指着棋盘上张恪刚落下的棋子,揣摩不透就意味着多种可能,“只是希望渺茫些。”

  张恪倒是怕徐学平意志消沉,这才说番话来。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并非一个与政治中心权力脱离太远的部门,只是徐学平的职务安排有些尴尬,但也非全无进的可能。

  徐学平自己倒也能明白,但是他又无法看到今后两年的政治格局变化,看到的希望要比张恪渺茫多少。

  徐学平倒不是自己的境遇忧虑,说道:“在中心倒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之前做省长,对产业经济有些研究,但都不及中心把握全国的宏观面那么透彻。你说要听工信产业、林业、造纸产业方面的轶闻,工信产业,专业性太强,我都过六十岁,没有精力去琢磨那么深奥的专业知识,林业、造纸产业,我倒可以多关心一下的。现在国内对天然林的保护非常不到位,林权改革提了好些年,都未见启动,与下游以木材为原料的产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林地分布面积广泛的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在东海任上,对此有些感触与想法,但是没有站到眼下的高度去全盘的考虑这些问题,此时虽然不能做太具体的事情,在后面鞭策鞭策也是可以的。”又问张恪,“新光纸业有多大的规划?”

  “新光纸业能做到多大,还要看爱达能做到多大,”张恪回答说道,“造纸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靠自身的利润积累做大规模,进展会很慢……原料林的培育也还需要很长的周期,不过近几年内,原料多以进口废纸浆、木浆为主,不会从国内购进一顿木浆……”

  “新光纸业是自缚手足与巨象起舞,在别人眼里,总要算理想主义过头了。”徐学平笑着说,虽然在别人眼里,锦湖的打算是理想主义过头了,他还是很欣赏这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