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少应天府当地的百姓,绝对不会站到皇室的对立面去。

  因为通过竞技场这个场所,皇室让百姓的崇拜有了着落,寄托在了现实中。

  具象化的崇拜,是比没有目标的崇拜,更加稳固的,并且不会轻易变化。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能会不敬神,也可能见神就拜。但是任何一个已经有了信仰的人,都不会轻易转变自己的信仰,就是这个道理。

  两人在窗口坐定,站在演讲台前的李亮立即就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早就在关注着他的乐师们,立即敲响了面前的鼓。

  为了争夺这个位置,李亮和吕震还争了半月。吕震毕竟年纪大了,在中气不足,也难以坚持两个时辰的高呼,所以最后还是李亮胜出,担任主持,而吕震挂了一个总指挥的名分。

  今天,一共有三百六十位鼓手被均匀布置在场地里面,确保每一个方位的民众,都能听到整齐的鼓声。

  除了鼓声,今日的庆典没有任何其他乐器,一切按照军队里面的军乐进行。

  当三百六十面大鼓同时被敲响,这声浪形成的共振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为了准备今天的庆典,所有的阅兵士兵已经接受了训练三个月,虽然不一定能走出整齐划一的正步,但是最起码已经像模像样。

  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人能比朱瞻基更擅长。

  而且,他还不仅仅抽调的是京卫和京军,还包括了一些没有出征的边军,几乎是每个军队都抽调的有人。

  这样在宣传的时候,不至于让某些边军,边卫,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所有抽调过来的人要求身高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间,前面的旗手一米八以上。

  比抽调士兵,训练士兵更难的是写出让人满意的宣传稿,因为现在的文臣们,依旧喜欢用文言文来介绍各支军卫的情况。

  这种用词优美,却没有一点气势的文章,在阅兵的时候,就显得太娘娘腔了。

  朱瞻基甚至还亲自出手,写了几篇介绍各支军队情况的宣传稿,然后让其他人按照他的格式来写。

  经过几易其稿,全部经过了他的审核,然后才拿出来用。

  一阵整齐的鼓声停止,声音略显尖细的李亮凑近了扬声器,大声喊道:“永乐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凯旋仪式,现在开始……”

  话音刚落,竞技场几个角落处的烟花立即被点燃,随后竞技场外,礼炮声响起,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朱棣大感有趣,却笑骂道:“虚头巴脑,不足道也。”

  朱瞻基笑着说道:“这可不是给皇爷爷看的,而是给这全场民众,文武百官看的。”这会儿没有外人在场,身后就是几个信得过的内侍,朱瞻基又改回了皇爷爷的称呼。

  朱棣点了点头,认可道:“不错,费了一番心思。”

  朱瞻基笑道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