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现在的定价权基本上也在大明手里。而且各国缺少大型的船只,基本上只能被动回应贸易。

  只要大明卡住了进口的货物种类,这些国家自然会向大明的要求靠拢,他们并没有太多可以谈判的条件。

  可以说,大明可以没有他们,但是他们离不开大明。

  然后就是外交权,这个里面要分有自卫能力的国家和没有自卫能力的国家。有自卫能力的国家,有自己的军队,可以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外交权。

  但是像麻喇迦这样的国家,原本就是几个村子,在大明的扶持下,才在麻喇迦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麻喇迦虽然占据了马来半岛的南端,但是总人口都不到两万人,要不是大明扶持,把暹罗给控制住了,人家暹罗早就把他给灭了。

  这样完全依靠大明的贸易,依靠大明在这里设置官厂才能生存的小国,给他们外交权就是浪费。

  然后就是朱瞻基最重视的文化交流,这个文化交流实际上就是文化侵略。虽然这种侵略不会动刀枪,却远比刀枪的作用更大。

  当南洋各国,一个个都说大明话,写大明字,穿大明款式的衣服,过大明的习俗。那个时候,他们不就是正宗的大明人嘛!

  所以,这个时候,那些文臣和儒家弟子是最激动的,朱瞻基他们已经做好了宣传,就指望这次跟上的几千的儒家弟子,一个个都留在南洋各国来教书育人。

  哪怕他们一个个最多能待两年,但是也不怕,因为后续还能从大明召来更多的文人。

  朱瞻基甚至还在计划,等他这次回来,掌握了大权。以后的科举,哪怕中了进士,也要先到南洋来实习两年,然后才能回大明当官。

  虽然这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但只要做好宣传,不怕他们闹翻天。

  众人对这份计划还有些顾虑,因为朱瞻基简直是推翻了原本大明对南洋各国的既定政策。

  但是却没有人敢反对,因为现在儒家学子们对这份计划充满了信心。

  金纯身为礼部右尚书,也是这次文臣之中地位最高的,他当然也比其他人更早就看出了朱瞻基这份计划的狠辣之处。

  如果一切都能按照这份计划发展,不用一百年,只需五十年,整个南洋,不管哪个民族,都会成为大明的忠实子民。

  所以,他也是推动这个计划最积极的人,甚至他怕那些文人想不通,每天都冒险乘坐传令船,到各个船上去宣传,去给那些文人们讲解其中的道理。

  也是这个时候,他跟同样对这件事非常积极的解缙,越走越近。

  从解缙这里,他也知道了朱瞻基大力推广算学,符号的计划。

  这一切,加上朱瞻基在东瀛的所作所为,让他原本对朱瞻基的一点意见早就烟消云散,将朱瞻基视为具有大胸怀和远见卓识的明君。

  当舰队抵达麻喇迦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