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体黑洞_茅山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麟也便撤了兵。

  说书先生的故事说得煞有介事,但哗众取宠的成分居多,所以尽管当时吴志远不过十岁出头,对这种光怪陆离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但内心深处认为并不可信。就算是到了现在,吴志远依然不太相信那段清兵抗击太平军的过往会牵扯到神怪之力。

  在怀苏亭伫立片刻,吴志远又将亭子四周查找了一边,依然没有找到老婆婆所说的木筏。他并不认为老婆婆会欺骗他,而是想到了多种可能性。或许那木筏很久之前确实在这里,但时间过得太久,已经被人搬走了。

  想到这里,他打算离开怀苏亭,到山下鄱阳湖边看看有没有停泊的小船,如果能有撑船的船家就更好了,毕竟自己不懂水性。

  怀苏亭四周并没有小路,全是一片山石疮痍,说明这里很少有人来。吴志远踩着嶙峋的山石朝山下走去,走出十几米远后,他停下来再次打量四周,当回头看到怀苏亭时,他不由自主的惊奇的“咦”了一声。

  那座怀苏亭构造简单,只是茅草亭子,但站在吴志远所处的位置看时,才发现亭盖并非茅草那么简单,其四面竟像是四个小木排连接而成,如果这四个小木排连成一片,恰好就是木筏的模样。

  这一刹那,吴志远明白过来,原来老婆婆说的“怀苏亭里有木筏”是这意思,这木筏果真是在怀苏亭里。

  他连忙返回亭子,拔出血影魔刀,朝着亭子一根木柱轻轻一劈,那木柱旋即被劈为两段,亭子随之摇晃了一下,吴志远又劈断另一根木柱,然后站在亭外轻轻一推,怀苏亭便整个塌了下来。

  一番忙碌后,吴志远将四面亭盖连在一起,做成了木筏。现在来看,这亭盖的设计的确就是木筏,或许当时就是为了做木筏之用。

  这木筏并不大,也不算沉重。吴志远拖着它一步步朝山下挪动,很快便来到了鄱阳湖边。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是在枯水期,鄱阳湖的水依然不是那些小河小湖所能比拟,只是水位的高度不再如以前那样高,湖边露出了很多青苔,虽然是冬季,却没有结冰,还能看到一些稀稀落落的水草。

  吴志远所处的位置虽是鄱阳湖边,却也在石钟山下,此处坡度很缓,并不陡峭,湖边偶尔也能看到人的脚印。他打算就从这里下水。

  时间紧迫,吴志远不愿多做耽搁,从不远处砍断了一棵小树作为撑槁之用,便将木筏推入水中。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不识水性的隐患,也没有去想石钟山里到底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脑子想着的就只有紫虚萍实。

  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时值正午,天气并不寒冷。吴志远缓缓撑着木筏,起初并不熟练,木筏不时原地打转,后来渐渐上手,木筏便随心而动。

  站在湖边时,吴志远能看到鄱阳湖之广袤壮阔,置身在湖水中后,这种广袤壮阔的感觉反而更加强烈。

  顺着石钟山向东而行,入水的山石显得狰狞可怖起来,宛如一个个巨大的怪物,长着黑不见底的大口,要将水面上的人吞噬。

  吴志远发现这里的山体更为陡峭,下半部分入水的山石几乎竖直而下,山石之间有很多缝隙,大小不一,无法探知深浅。

  吴志远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道缝隙他都会仔细观察片刻。随着木筏继续向前漂动,山体突然出现了一个突兀的拐弯,吴志远连忙将木槁插入水面,想让木筏停下来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况,然而那木筏却像是受到了某种牵引一般,竟猛然来了个急拐弯,绕过山体突兀的山石,朝山体中间的一个凹陷处急速的漂了过去。

  吴志远抬头一看,木筏正在向山石凹陷处一个黑魆魆的山洞中漂流。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