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二章 结义请求_茅山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吴兄弟的确是个实在人。不过,你可知道我李三做的是哪门子营生?”

  吴志远愣了愣,燕子李三人称神偷无敌,向来以偷盗为生,这是人尽皆知的,但他偷的大都是不义之财,并将偷来的钱财分给贫苦百姓,所以也算是为民着想的善举,于是颇有尺寸的回答道:“李兄将不义之财分与百姓,这是侠义心肠,正义之举。”

  李三闻言又是哈哈一笑,但笑容却很快黯淡下来,神情略显忧伤道:“世人皆知我是飞檐走壁的大盗,说得好听了,那是窃富济贫侠义心肠,说得难听了,那就是偷鸡摸狗不务正业。虽然我把偷来的大部分钱财分给了贫苦百姓,但真正理解我的人并不算多。”

  言及此处,李三叹了口气,继续道:“那些被我偷怕了的富人官宦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我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可那些受到我接济的穷人,你以为他们就真的将我视为大英雄大善人吗?不是,其实李三侠只是他们对我的一个口头称呼而已。在很多人的眼里,我李三除了偷没别的本事,总是拿着一帮人的钱去讨好另一帮人,只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浪得虚名之徒而已。你看我在坊间名声响亮,其实我只是一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平时连面都不敢露,那些军阀官宦富商要抓我,为了得到丰厚赏钱,那些拿了我派发的大洋的百姓也要抓我,我李三也是个普通人,并不喜欢独来独往,但世风日下,实在是知己难求。”

  听到李三这番近似哭诉的话语,吴志远顿时明白了为何当日在城隍庙派发大洋时,李三并未现身,原来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但想到他话中对如今世道的感慨,又深感理解和同情。

  李三神色黯淡的将目光投向别处,沉默片刻,转头看向吴志远,顿时眼睛一亮,将手按在他的肩头,语气诚恳道:“吴兄弟与我素不相识,之前也并未受过我的钱财恩惠,当日在城隍庙前对我李三的那一番评价,一看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有句古话说得好,叫什么壮士愿意为知己者死,就凭你对我的这一份知己之恩,我李三也应该为你两肋插刀,万死不辞!”

  李三的这一番话,虽然江湖味道太浓,有点过于场面化,但一看便知是发自肺腑之言。吴志远一拍李三放在自己肩头的手,只是笑了笑。

  李三犹豫片刻,提议道:“吴兄弟,你我一见如故,如果你不嫌弃我是鸡鸣狗盗之徒,又不怕因我而惹祸上身,不如,我们结为异性兄弟如何?”

  吴志远闻言顿时一愣,他没想到李三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尽管李三连续救了他两次,但吴志远对李三其实并不算真正的了解,对他的认识也仅限于江湖中人的传言而已。

  提起兄弟结义,吴志远又想到了杜月笙,自从两人在青岛城分手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面,吴志远仅在后来杜月笙的手下顾嘉荣带人去收盛金源的地盘时,大概知道了杜月笙到了上海以后的情况,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