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09章 岭南在望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钊却是轻笑道:“伪朝岂敢与我军对敌,不过做些防御调动罢了,否则,彼若有意于北面,早就动兵北上,入寇全、道、郴等地了!”

  又略微一叹:“此番动兵,时间虽然短,但劳师远征,纵横千里,将士的疲惫是一点不加少。岳州那边,鏖战二十日,战果虽丰,损耗却也不少。

  而今,湖南民生凋敝,人心未复,在没有巩固的情况下,却是不好贸然南下。更何况,没有朝廷的诏制,我们也不能擅起战端!”

  史彦超呢,基本也就是过过嘴瘾了,终究是沙场老将了,轻重缓急,还是分得清的。不过,慕容延钊的话,却是开放了他的思维。

  两只眼睛黑溜溜地转动,带着些猾黠,史彦超嘿嘿说道:“我们不好直接进攻,若是伪朝军队主动犯境,我们趁机反击,总没问题吧!”

  这种事情上,史彦超似乎有着天生的嗅觉,十分机敏,一副来了劲头的样子:“伪朝军队是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若是先打上一场,试试战力虚实,也好为将来南下做些准备!”

  慕容延钊眉毛挑了挑,斜了他一眼,未置可否,也未责之,陷入沉吟,似乎真的在考虑史彦超的建议一般。

  “首要之事,还是先把岭北诸州纳入大汉治下!”慕容延钊这么说了句。

  关于上一章,似乎又有些争议,简单地讲一下吧。上一章很明显,是站在慕容延钊的角度上写的,他敬重严氏的德操,欣赏周良的忠义,在他的立场,在他职权范围内,与那母子以优待,无可厚非。

  再者,也写得很明白,究竟如何处置严氏母子,还得等押赴开封之后,听凭皇帝考虑。可以提前透露一下,不会过于苛刻,一者,孤儿寡母没必要,二者,严氏的口碑不错。同时,与直接投降的高保融一家相比,待遇会有很大的差距,就是因为周行逢的选择。

  至于有人顾虑的,因为善待严氏母子,会引起割据诸国的顽抗,个人以为没那么严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周行逢。人心从来难测,更何况皇帝的心思,他可以因为慕容延钊的面子,因为严氏的名声而宽恕他们,但其他人又凭什么?

  你永远不能保证,汉天子会宽容每一个降主。至于周良的问题,我只能说,这样一个小角色,甚至都不会入皇帝之耳,至于刺杀什么的,我之后要是这么写,那才是恶心人。

  而慕容延钊欣赏的“忠义”,难道不值得提倡?虽然皇帝更喜欢对他的忠义,但牌坊总要立的吧,而周良的设定,也只是周氏家仆,渺渺孤身,孑然一体,只余下点忠义,值得去猜忌?

  当然,这个问题,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看各位是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了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