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私、交口称赞的寇判官!”

  “凉公谬赞,下官愧不敢当,只略尽职责而已。得罪之处,还望凉公海涵!”寇准平静依旧,拱手拜道。

  在回京的这段时间里,那些臣下见到刘晔,多以康居王对待,见礼称大王,偏偏是寇准,始终以“凉公”相待。凉国公,才是刘晔在朝之名爵,刻意地强调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态度。

  又冷冷地盯了寇准一会儿,仿佛要将之彻底记在心里,寇准依旧面色凛然,不带一丝怯态。

  最终,刘晔拂袖而去,但从心里,对这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他是厌恶到了极点。

  从刘晔出狱开始,大汉朝廷发生在雍熙元年之初的两场风波便开始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了。在经过充分的权衡与多方考量之后,皇帝刘旸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以停止朝廷的争论与非议。

  当夜,刘旸于宫城万岁殿内宴请皇室成员,这是一场关门家宴,大汉的龙子龙孙们,只要是能走路的,都参与此会。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上百人,世祖皇帝的血脉就占八成。

  这样的阵仗,显然不是为齐王刘昀接风洗尘就能解释的了。事实上,这就是一场调和皇室矛盾的内部会议,同时也是刘旸统一皇室内部思想的会议,彻底确立自己不可动摇之皇帝权威与地位。

  经过一番“开诚布公”的会谈,虽未歃血,却有盟誓。

  首先刘旸立誓,世祖分封之宗法政策,永为遵从,保证诸王既得之利益,同时再一次确立诸王在封国之内的再分封之权;

  其二,对于未封国赐爵之兄弟、皇子,将陆续赐封,如世祖皇帝十五字刘晅、十六子刘曜,至今尚无爵在身,连同刘晖、刘暧、刘昭诸无封国之兄弟,刘旸将进一步给个说法;

  其三,刘旸及其子孙将是大汉帝国万世不移之帝室,如有僭越,共逐之。这一条实则也没什么大问题,大伙虽然对刘旸继位有些想法,但若是换任何一个其他兄弟,那就不是想法了

  一场宗室会议,从现场效果来看,当然达不到世祖皇帝当年那种一言九鼎的程度,但总归是达成了内部共识,而在此共识之下,朝廷上那些争论啊、非议啊都算不得什么了。

  在世祖皇帝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下,大汉皇室在帝国内部占据的话语权还是很强的,皇室争端消弭,凝聚一心,那皇权就能稳定。

  当然了,在分封制下,想要皇室永远和谐稳定,那也是一种奢望。作为帝位的继承者,帝国的掌控者,刘旸自然而然想要将皇权从名到实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分封又是个不错的办法。

  大汉的皇室政策与分封制度,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矛盾统一的状态中。刘旸此番,是采取了妥协态度,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削弱诸王对朝廷影响力的决心。

  封国是封国,朝廷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