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收心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徒,根本没有必要去较这个真儿。

  杨振将最后一个麻六拉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脸对着众人,一个个看过去,最后说道:

  “我杨振将来若能有所成就,必不负众兄弟今日誓死追随!”

  杨振很清楚,此时说多了,没有意义,这么说,方能得人心。

  杨振说完了这个话,不待众人接话,立刻转了身,眺望着远处的鞑子营盘,继而远望着鞑子营盘东面,月色中巍峨耸立的松山城,只是看着,没有说话。

  良久之后,杨振突然说道:“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多留也是无益!我们回去岛上收拾行装,我料明日午后,我们就可以上岸进城了!”

  此时此刻,杨振所不知道的,幸亏他没有冒险往鞑子营地里去,哪怕只是冒险接近鞑子营盘,他们也有可能直接撞在鞑子的枪口上。

  因为此时,鞑子的营地里,不管是早就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的代善和三顺王,还是上半夜才赶来会合的阿济格、阿巴泰,他们的军队全都处在枕戈待旦、整装待发的状态中了。

  松山城和锦州城的守城明军,同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时候的围城清军人马,正处在“归师勿遏”的节骨眼儿上,谁敢前去进攻,谁就是自找苦吃,一定会踢在铁板上。

  回去的路,就好走多了。

  松山城外的清军大营,已经做好了全军撤退的准备,而且鞑子几个统帅又根本不担心被他们围困了两个多月的守城明军出战,所以也就收回了撒向南面和东面的巡哨马队。

  到得东方发白的时候,杨振等人终于一路顺利地回到他们的小船上,众人顺水划桨,速度飞快,没过多久,就出了小凌河的河口。

  就在回来的路上,一行人经过松山城南门外的鞑子营地时,杨振一度动了立刻联络城中守军的念头,但是被张臣等人阻止了。

  张臣给出的理由,让他无法反驳,因为他们现在这一行人,除了头上乱蓬蓬的头发,可以证明他们不是满鞑子之外,他们完全证明不了自己的官军身份。

  一个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除了手中持有的武器,他们既像一群逃荒的难民,更像一群要饭的乞丐。

  就算是他们侥幸靠近了松山城池,没被城头的守军射死,他们也根本无法取得城中官军的信任。

  更何况此时还是在夜里,叩城叫门本就是大惹嫌疑、大犯忌讳的事情,而且鞑子的大军仍在城外驻扎未去,守城明军除非傻了才会放他们进去!

  但是这次上岸哨探并非毫无收获,除了收获了这几个随行人员的誓死追随之外,杨振也提前了解了松山城外的地势地形地貌情况。

  在他回去的路上,他就已经开始想着如何利用鞑子大军撤离后遗留下来的大营了。

  还有松山城外那些高地上的堡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