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二零章 进发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杨振说出的这几个大体位置,以及杨振所打的比方,他那张黑瘦黑瘦的脸上顿时现出一点恍然有所悟的模样,眼睛里渐渐有了光彩,沉思了片刻说道:

  “卑职明白了。若如此,可以一试。但是,卑职不能保证此时在瀛洲岛种薯,会如同四五月时那样成功。”

  说到了这里,陈书农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同时也可能担心杨振对他有所不满,当下略一停顿,有些失笑地对杨振说道:

  “倒是卑职过于小心谨慎了。其实我们金海镇现在,已经完全不缺番薯种苗,番薯藤蔓种苗可以说漫山遍野都是,已经应有尽有。即使引种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而且按照都督方才所说的瀛洲岛地理气候,即便八月里将其移栽到瀛洲岛后不能正常结果,保证其成活下来,当无问题。

  “然而只要它经过了秋冬能够成活下来,那么到了明年春,就必能在瀛洲岛广泛栽种成功!从咱们金海镇目前栽种的情况看,这一点,卑职现在就可以向都督保证!”

  陈书农说的漫山遍野都是番薯种苗虽然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是基本上也算实情。

  四月、五月以来,番薯藤苗从苗圃营开始移栽各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早就随着金海镇五路防区内的移民屯垦进程,遍布辽东半岛南端各个屯所了。

  正如杨振在后世所知的那样,番薯也好,土豆也好,非常适应辽东半岛的气候,即使崇祯十三年辽东半岛雨水不多,这些移栽而来的番薯种苗一样长得非常着重。

  尤其是那些沿河两岸土壤肥厚的地方,番薯藤更是郁郁葱葱极其茂盛。

  许多屯所的新移民,都已经学会了采摘鲜嫩的番薯藤苗和叶子补充粮米之不足。

  更有甚者,一些食物不足的屯户已经开始挖掘地下结出的番薯,充作口粮了。

  类似这样的消息,经过农垦所和统计公所两条渠道报送杨振这里的时候,杨振只是一笑置之。

  屯户们愿意食用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的番薯,在杨振看来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样一来,等到秋天番薯收获的时候,就不用他再去苦口婆心地劝说推广了。

  当然了,对陈书农这个农垦所大使来说,那些啥也不懂的移民屯户现在就等不及开挖地下新结的番薯,那可是要影响最后的收成,影响他们农垦所最后的业绩的啊!

  所以,就在前不久杨振北上巡视之前那段待在旅顺口的日子里,陈书农说服了杨振,最终以总镇府协理营务处的名义,给金海镇各路下达了禁采令,禁止各屯所在收获季节到来之前私自采挖番薯。

  至于什么时候各屯所可以自主采挖番薯,那得等总镇府的命令。

  杨振原本不想管这么多,不想给总镇府招怨,也不想给自己拉仇恨,但是考虑到今年毕竟是金海镇引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