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一八章 外线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朝弓手和鸟枪兵从东面的海上对金海镇的大后方发起进攻,他们两个人就不由得脊背发凉。

  而与此相应的是,想到了这些很有可能出现的不利局势之后,他们对杨振的应对之法也就领会得更加深入了。

  面对满鞑子征调朝人水师参战这样的不利局势,也唯有跳出这个战局,把战争打到外线去,打到满鞑子的后方去,他们北路各部人马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当年杨振非要出击敌后,就是为了跳出已经成了死局的辽西,而最后率领松山主力移防金海镇,同样是为了彻底跳出辽西,为了打开新的局面。

  他们把追随杨振前前后后的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事情串联在一起,这么一想,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却说杨振在北上观马山实地查看了满鞑子军队筑城南下的进展之后,便转头南下,又到西屏山大营和骆驼山沿海新建的驼山码头走了一圈,召集接见了驻兵在这两地的老部下。

  先是简要地转达了朝廷最新的旨意,然后将前番作战有功的人员现场进行了升赏委任。

  其中就包括了赵长寿和孙二虎这两个当时投诚过来效力自己的前二鞑子。

  他们两个虽然现在已经做着驼山巡防营下面的哨官和队官,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杨振签发的正牌子官凭告身。

  没有杨振亲笔签发的这么一纸文书,他们的处境就比较尴尬,加上他们曾经做过二鞑子的出身,他们在驼山巡防营里的地位就有些不稳。

  同样是哨官、队官,别人有千总、把总的官衔,地位就比他们高出一头。

  尤其是由杨振这个金海伯左都督亲自签发委任的千总、把总,以及守备以上职级官衔的官告,眼下含金量自然最高,比其他各部人马原有的千把总都更有地位。

  这是杨振之前没有想到的。

  但是仔细想想,杨振却也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变化。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金海镇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兵部也好,吏部也罢,都说不上话,一切都由杨振说了算。

  就算兵部吏部派来了将领,或者给谁发了什么委任状,如果杨振这边不认可,那也跟废纸一样,不过一纸空文而已。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杨振签发的官凭告身委任状,自然水涨船高了。

  崇祯十三年八月初一日上午,杨振在西屏山大营大发了一批千把总等低阶武职的委任状之后,告别了北路诸将,领着随行人马去了驼山码头,并从这处新建的码头登上了奉命前来接应他们的仇震海船队,一路南下,返回旅顺口去了。

  仇震海原本正在旅顺口经办南路水师营征兵扩军的事务,一听闻杨振命他尽快推荐人选北上金州船上接收新船,当时就将征兵扩军编哨整训的事情交给了手下人,然后亲自带着定下来的人选北上了。

  仇震海推荐出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