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一九章 平辽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快,看着杨振说道:“怎么?杨爱卿可是觉得,此爵尚不足以彰显你的功劳么?”

  “不,不,不,臣绝无此意,臣绝无此意!臣之所谓功劳,皆仰圣上洪福所立,能受封世爵,光耀祖宗,已令微臣受宠若惊,感激不尽了,岂敢有其他非分之想!”

  崇祯皇帝的询问,让杨振立刻惊醒了过来,当即坚决否认自己有嫌弃封伯太低的意思。

  果然,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的脸色方才变得好看了一点,而且随后轻咳一声,对杨振温言问道:

  “既然如此,杨爱卿何不领旨?”

  “是啊,杨总镇你还有可迟疑的,还不赶紧领旨谢恩?!”

  “汉卿你可是高兴糊涂了,还不快领旨谢恩?!”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一边上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有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也立刻出言提醒杨振。

  而且王德化一边冲着杨振说话,一边还对杨振使劲使眼色。

  那意思也很明确,就是叫杨振赶紧领旨谢恩就完事了。

  杨振眼下当然还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得崇祯皇帝松口封他一个世爵,有很大的原因就是陈新甲和王德化两个人在发挥作用。

  没有他们两个人一内一外、一唱一和,替杨振争取世爵的话,以崇祯皇帝对皇明世爵的看重,一个世袭的伯爵是轻易不会封赏出去的。

  崇祯皇帝当皇帝十七年,中间战争不断,期间立下重大军功的文官武将,不可谓少,可是他封出去了几个世爵?

  除了即位后封自己的岳父,即皇后之父周奎为嘉定伯,封自己的舅舅为新乐侯之外,他几乎没有封过谁世爵。

  直到崇祯十七年初,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眼看着大厦将倾,他才开始大方起来,一口气封出去了好几个伯爵。

  吴三桂、刘泽清、黄得功、唐通、左良玉这几个人,就是在这个危急关头得封的伯爵。

  比如吴三桂那个大名鼎鼎的平西伯,就是这个时候封出去的一个。

  但是,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再用封爵来笼络手握兵权的那些大将们,显然为时已晚了。

  这几个受封伯爵的大将之中,唯有受封定西伯的唐通率部赶赴京师勤王。

  然而唐通率军到了居庸关之后,发现其他受封伯爵的大将们都没来,知道大势已去,干脆一转头,投降了李自成。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所一贯珍而重之,不肯颁赐的大明爵位,就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

  等到崇祯皇帝死了以后,从弘光帝时期,到隆武帝时期,再到永历帝时期,大明朝的公侯伯爵位,更是贬值贬得厉害,但凡手里多少有点兵的大将,就能轻易而举地受封伯爵、侯爵、公爵,乃至王爵。

  可是到了那时候,再是大把的爵位撒出去,却也换不来多少忠心效力了。

  有一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