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九章 旅顺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困难。

  但是要想在这个地方长期立足,并将此地真正打造成为反攻辽东的战略基地,那就非得大举移民屯垦不可了。

  当年黄龙在旅顺口的时候,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并且最终被消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始终把这里只是当成了一个军事堡垒。

  所有的粮草弹药补给,都要从登州渡海运来,不仅导致这个地方无法驻扎大批人马,而且导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制于隔海相望的登莱巡抚登莱总兵,事事都比敌人慢了一拍甚至几拍。

  与黄龙经营旅顺口的做法截然相反的是,在万历末天启初的时期,有一个叫沈有容的总兵官,却立足金州城、旅顺口等地开荒屯田,实现了粮草自给,从而让这个地方成为朝廷经营辽东朝鲜的战略要地。

  两相对比之下,杨振就知道接下来应当怎么做了。

  对他来说,要想经营好这个地方,占领了以后,就要尽快移民充实,开垦荒地,实行屯田。

  没有大量的人口,就没有大量的兵员,同时也不会有大量的粮食出产,而不能足食足兵,就算占了这个地方也没有大用。

  好在到了崇祯十二年冬天的时候,山海关内早已经大乱了,与辽东半岛南端一海之隔的山东、登莱、江淮等地饥荒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要想移民实边,或者说募民屯垦,并不困难。

  杨振的军中,眼下又有许多出身于登莱、山东、河间等地的将佐,到时候把他们派回老家去招募移民,当能起到一呼百应应者云集的效果。

  却说杨振一行人,当天上午从金州城出发,一路上走走歇歇,到了当天午后未时,终于抵达了旅顺口以北的三涧堡一带。

  三涧堡距离旅顺口北城大约三十里地,属于大明朝时,这里曾是旅顺口以北驿道上的一个节点,到了现在,这里仍旧是驻扎在旅顺口的满鞑子在旅顺口以北的一个重要军事前哨。

  到了三涧堡这个地方,旅顺口方向上的隆隆炮声就开始隐隐传来了。

  杨振一行人一出现在三涧堡北面,三涧堡驻扎的满鞑子哨探马队就迎来上来,一听说是金州复州的续顺公兵马,再一看是续顺公沈志祥亲自率军前来增援旅顺口,不仅没有任何的阻拦,而且立刻后队变作前队,领着杨振一行往旅顺口方向急行去。

  三十里地之内,他们经过了好几处满鞑子在旅顺口以北设置的兵站望哨,但是每到一处,皆是直接放行,颇有点大旱之望甘霖的样子。

  就这样,他们一路上行经了无数关卡,最后在未时申时之交,穿过断壁残垣几成废墟一样的旅顺北城即明军当年的水师营所在地,抵达了眼下的旅顺城城下,即明旅顺南城城外。

  旅顺南城不大,四四方方,方圆不过三四里的样子,但是其城池经过了满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