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零章 监军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军众而设一蓟辽总监中官并驻关门之内,戎事繁巨,已不敷用。

  “朕察司礼监随堂太监杨朝进公忠体国、晓畅军事,于辽事亦多有洞见,今特遣其至松山军中,委为中官监军,专理松山辽东沿海等处并征东先遣营监军事。钦此。”

  崇祯皇帝对杨朝进这个内臣监军的任命,用不了朝廷正式的圣旨诏书,所以只得用自己的手谕。

  但是手谕也是圣旨的一种,虽然得不到内阁的背书,却有基本一样的效力。

  面对这样的皇帝旨意,杨振想不接受也不行。

  不过,一向善于化危为机的杨振,却也从这一道旨意听出了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于是直起身来问道:

  “杨公公到任松山,出任监军中官,杨振不胜欢迎之至,只是——敢问杨公公,从今往后,驻留关门的高起潜高总监,是否还能过问松山各部官军事务?”

  这是杨振比较关心的问题。

  如果杨朝进到来以后,能够让他从此摆脱高起潜,那么崇祯皇帝的这个任命,对杨振来说,就是真的利大于弊了。

  当然了,当传旨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这么当众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做法。

  因为不管圣旨的内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利害关系,你能做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领旨谢恩。

  所以,杨振没有领旨谢恩,而是对杨朝进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直接与皇帝手谕任命的监军内臣有关,一下子把周围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些仍不清楚杨振与杨朝进关系的人,比如陪着杨朝进一同前来松山城的辽东巡抚方一藻,一时又惊又恼。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方一藻乍听之下也很不满意,他认为是自己辛辛苦苦栽培了杨振,辛辛苦苦拉起了一支能打仗的征东营。

  结果还没有多长时间,崇祯皇帝就把内臣派了过来,让一些个啥事不干的太监,把自己这个辛苦栽培的果子摘了去。

  这让他很不满意,但是作为进士出身的文官,面对皇帝的决定,就是再不满意,也就是暗地里腹诽而已,绝不会闹出拒绝领旨这样的事情。

  “杨振,你可知这是圣上的旨意,咱们做臣子的,唯有领旨谢恩而已,何故问来问去,还不赶快领旨谢恩?!”

  不知道方一藻是出于对杨朝进的不满,还是出于对杨振的不满,又或者仅仅是将对崇祯皇帝这个安排的不满,借着这个机会发作了出来,总之,他见杨振不接旨,反倒张口询问,立刻上前,隔着香案,冲着呵斥了起来。

  当然,呵斥归呵斥,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杨振还是能听得出来,是在提醒自己这个事情已经定了,同时也是怕自己一时犯浑。

  然而,方一藻多虑了,杨朝进对杨振的提问并不在意,只见他听了方一藻呵斥杨振的话,当即转脸冲着方一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