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出发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不足。

  这么做,其实是两全其美。

  不过,徐昌永觉得,杨振的提议可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所以,他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杨振的提议。

  最后,还是他自己去找了方巡抚的儿子方光琛,反复找了好几次,才请动方光琛,去找袁枢说情,又给他预留了几艘大船,专门运马和水。

  而且,为了能够把马匹顺利赶到海船上去,从三月初三清早开始,徐昌永就率部在宁远河口的一处海岸上,开始了土木作业。

  他指挥着麾下三百名蒙古兵,砍树伐木,挖土搭台,披星戴月地干了一天一夜,才算是搭起来一个简易码头,可以让马匹沿着他们搭建的木制坡道和平台,直接上船。

  就这样,从三月初一,到三月初四,一共没几天时间,然而跟着杨振受命北上救援松山的这些人,个个都是起早贪黑、昼夜不分,累得三孙子似的,简直是度日如年。

  等到三月初四的太阳终于西下,出发北上的时刻终于到来,这些原本应该提心吊胆的人们,却是个个都松了一口气,不仅暂时忘掉了北上的风险,反而十分难得地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

  总算要离开宁远了!

  三月初四日,黄昏,夕阳的余光照耀在宁远城以东的一处海岸上,杨振的亲兵队长杨占鳌,高举着“暂编宁远先遣营”的大旗,紧跟在杨振的身边,亦步亦趋。

  杨振正在与前来送行的几个人说话。

  宁远城里的大人物们,比如巡抚方一藻方大人,比如辽东大帅祖大寿,都没有前来送行。

  就连祖大寿麾下的武将们,也没有一个人前来给杨振、祖克勇、徐昌永等人送行。

  对杨振来说,反正大家本来也不熟,他们爱来不来,不来拉倒,他也不在乎。

  可是这个情况,却让祖克勇和徐昌永感到非常失落,而徐昌永更是骂骂咧咧,极为不满。

  当他们两个人得知巡抚大人不来、祖大帅也不来,就连以前关系不错的同僚祖大乐、吴三桂等人,也都不来送一送自己之后,心情非常落寞。

  而且,紧折腾了几天,人困马乏,也懒得继续站在海岸上吹冷风,早早地就乘着小舟,上了自己乘坐的海船,补觉去了。

  而他们两个人的麾下,一共四百人,带着四百匹战马,花了好长时间,才沿着三百蒙古兵苦干了一天一夜搭起来的码头平台,把蒙着眼睛的战马拉上了一艘艘海船。

  单是这四百个人和他们的四百匹战马,就占用了这次北上船队十二艘大船中的十艘大船,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每个人,都将与自己的战马吃住在一起。

  至于杨振直领的先遣营火枪队、炮队和掷弹兵队,家当倒是不多,主要是火器,而且说白了都是小型火器,其实并不占多少地方。

  即便是最占地方的十门虎蹲炮、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