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二章 铁艺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过,杨振到了制铁所里,当他亲眼看见王煅利用锻打法给他设计的刺刀锻打包钢的时候,他却立马又想到了火枪枪管的制作。

  于是,当王煅停下来继续给打了一半的刺刀加热烧红的时候,他暂时抛开了维京人战斧的设想,连忙问王煅:

  “王副提举!锻打包钢法你用得如此熟练,可不可以直接用锻打法来制作鸟铳的铳管?!”

  这个年代的火枪制作,最难的就在于枪管的制作。

  无缝铜铁管材的制作,在这个时代,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够通过范铸法或者锻打的办法制作。

  但是范铸法用来铸造炮管可以,用来铸造枪管却是不行,不仅废品率极高,而且成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炸膛率也是极高。

  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锻打。

  至于后世制作无缝钢管常见的钻孔法,在明朝末年的这个时代,想都不要去想了,根本做不到。

  杨振在后世也看过不少历史穿越小说,总是看到穿越宋元明清的小说主人公们用钻孔法直接量产无缝钢管,用来制造火枪火炮。

  每当看到这里,他就只能捏着鼻子跳过去,或者干脆弃文。

  因为那都是纯他么扯淡,在宋元明清时代,用钻孔法直接量产无缝钢管,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所以,杨振根本就不做此想,他开口问王煅,也是直接问的锻打法,而且他也做好了王煅给他泼冷水的思想准备。

  然而,令他喜出望外的是,那个看起来憨憨的只知道干活的王煅,却抬头看着他,说出一句让他惊喜的话: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俺们现在工具忒不趁手,弄起来费些功夫!而且短铳管好做,长铳管眼下可就难了!”

  “能做就好!能做就好!这个事情先不着急!如果短铳管容易锻打,你忙完这阵子,等工具趁手,给我先弄两个短管的手铳看看!”

  杨振本以为自己说了这个话以后,王煅会推脱或者提一些条件,他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要他能做出来,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但是王煅的表现,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王煅听杨振说完了话,竟然啥话也没说,只是看着杨振点了点头,然后就又开始叮叮当当地继续锻打已经烧得通红的刺刀了。

  从王煅这里得知他们父子可以锻打火枪的枪管,杨振的心里欣喜不已,不过他也没有忘了自己想要的冷兵器战斧。

  从王煅这里转出来,杨振来到隔壁的王守堂那里,把自己对于打造一把战斧的想法说了说,然后把自己画的草图交给了王守堂。

  杨振画的斧头样式,王守堂虽然没有见过,但是打造这样的东西,对王守堂来说,仍然是小菜一碟,不过就是斧头的刃部长了一点,斧身带着一点弧度而已。

  受到重用的王守堂心气正足,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到了第二天中午,张国淦就拿着一把黑白分明的斧子,来找杨振交差了。

  黑的斧身是铁,白的斧刃是包钢,而且已经开刃磨过了。

  形状正是杨振所画维京人单手战斧的形状,一头是比斧身略长的刃部,一头是带着倒勾的尾部。

  两尺长的木柄,不知道是用什么木材制作,带着一点弧形,而且经过了打磨,抓在手里既能紧握,又方便用力劈砍。

  通体上下,连斧头带木柄,入手约莫七八斤的重量,而且重量大部分集中在斧头上,可以单手挥舞,也可以双手劈砍,甚是便当。

  张国淦见杨振拿着王守堂精心打造的这款斧子爱不释手,知道其中必有说道,于是开口问道:

  “大人!您让制铁所打的这个兵器,样子倒是少见!与寻常斧子不同,可有什么说法和名号?!”

  “哈哈!并没有什么说法,若是非要给它取个名号!就管它叫一块铁吧!不过就是一块铁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振就时不时地拿着王守堂这个老铁匠给他精心打造出来的“一块铁”,重拾前世已经放下多年的“技艺”,发泄着无数释放的精力,也帮着制铁所劈出了成堆的柴火杖子。

  轻松悠闲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

  等到杨振在这个平行时空将自己的劈柴技艺终于恢复到前世水准的时候,该来的事情终于来了。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