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7章 买!买!买!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计划,每个型号都会有6门组成一个炮兵连,余下的2门用于测试和仿造。

  如果24磅铸铁炮和12磅铸铁炮能够仿造成功(中国的铸铁技术不算太差,有许多自产的铁炮,但是良品率不太理想),那么明军野战部队就能形成3磅青铜军团炮,12磅和24磅重型铸铁炮组成的火炮体系了。其中的3磅炮用来杀伤敌方的步兵,12磅炮则是压制火炮,可以在远距离轰击对方的炮兵阵地,而24磅炮则是攻城火炮。

  这可是古斯塔夫二世的野战炮兵体系,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检验,是这个时代欧洲的主流。

  另外,大明使团也采购了5000支荷兰生产的燧发枪。

  在欧洲,燧发枪已经开始取代火绳枪了,在大明那边也已经有不少作坊开始仿造燧发枪,但是质量还是不尽人意。

  所以朱慈烺派出的使团就向阿姆斯特丹的几家大型兵工厂大量订货,同时派出随团而来的大匠和军官去“监造”(偷师)。

  当然了,使团也会要求厂商提供正规的图纸,还会顺便拐带几个荷兰的工匠。

  不过即便拿到了图纸,拐到了工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多的燧发枪。所以这5000支的“荷兰造”正好用来装备8个燧发枪营(会配上套筒刺刀),用来进行演习和摸索新战术。

  船只、枪炮以外的第三个大采购的项目则是书籍,不管是宗教类的,哲学类的,技术类的,文学类的,地理类的,历史类的,有一本算一本,凡是在阿姆斯特丹能买到的书籍,全都买上一套。运回国内后,再由同文馆的主事宋应星和朱慈烺本人来决定什么书要立即翻译并且出版,什么书暂时不必出版。

  机器设备也是一个采购大项,不过这年头机器工业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欧洲这边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水利机械。纪坤也不管那些东西在中国有没有?反正看见就买,各种用途都买几套,不过不买二手的,全都是一手的,价钱都好说,但是对售后服务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包安装,包维修,包传授操作技能的三包服务。所以荷兰的厂商必须派出工程师和技工去中国,费用当然是朱慈烺出了。

  而且纪坤还奉命提出要求,派去中国的工程师和技工要尽可能年轻未婚......

  产于法国的佩尔什马也被纪坤大量采购,这是一种重型挽马,虽然不如夏尔马那么巨大,但是肩高也在五尺三寸到五尺五寸之间,身躯虽大,但动作灵活敏捷,性情温和,非常适合用作军用挽马。而且因为法国这边贵族庄园数量很多,所以佩尔什马的种群很大,也容易购买。所以纪坤就请富凯帮忙,买了400多匹佩尔什马,全都送到了阿姆斯特丹。

  另外,纪坤还依着朱慈烺给出的清单,采购了许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