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0章 史上最牛科举考试!(求一波订阅)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就排好了队伍,然后依次通过那几个入口,在一间一间临时搭起来的抄身栏里面接收最严格的检查。

  检查完毕,没有发现夹带小抄,也没发携带利刃的举子,再核对了各省贡院签发的凭由无误,就能进入贡院。入了贡院,先去拜一下至圣先师,然后再去明远楼前集合。

  明远楼是贡院的制高点,也是主考官坐镇的地方。科举考题也会在这里公示,考官会把题目贴在木板上面,高高悬挂,让考试们自己抄录。

  为了防止举子们眼瞎看不清题目,还专门安排了大嗓门的唱题官,一遍一遍将题目念给举子们听。

  不过今天明远楼前却是戒备森严,穿着飞鱼服的御前侍卫站了一圈,将明远楼团团围住。明远楼上,考题已经悬挂出来了。

  离明远楼比较近的举子,已经伸着脖子开始看题了,有些人还大声念了出来。

  “试论《孔子遗篇》第一篇《子论》三十八条之中的任何一条,字数不得超过2000......”

  《孔子遗篇》总共有一十五篇,三四百条。其中第一篇名曰《子论》,是整个《孔子遗篇》的精华所在,所设二十八条,都是格物致知的重要哲学工具。比如论理性、论自然(科学)、论经验、论实证、论思辨等等。其中任何一条都可以拿出来写一本哲学著作流传后世。

  参加今次科举考试的一些“候补大儒”都已经开始在《子论》的提点下纂写他们的著作了。现在看到这个考题,当然是大喜过望啊!

  他们都已经研究了一两年《子论》,全部通透是不敢说的,但是拿出其中的一条展开进行深入分析,写出个有理有据好文章还是小菜一碟......今科必中啊!

  当然了,“候补大儒”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举子都只是看过《孔子遗篇》,根本没仔细研究过——科举考试的题目都在四书五经上,谁会去研究《孔子遗篇》啊?有这功夫,还不如把八股文章写好点呢!

  所以反对的声音马上就起来了。

  “科举从来就不考《孔子遗篇》的,我等都没用在《孔子遗篇》上用过功,怎么考啊?”

  “《孔子遗篇》才现世几年?天底下都没几人熟读,怎么能拿来考科举?”

  “没错,《孔子遗篇》里面的每一条都异常深奥,我等举子哪有试论的道行?”

  “是啊,科举考什么是祖宗定的!太祖高皇帝在洪武三年想诏定科举法,就规定应试文仿宋朝的经义,也就是咱们大明的八股文......”

  考八股文是朱元璋定下的,而还规定八股文章的取题必从四书五经中摘一段原文。

  之所以这样定,是因为比较容易评定文章优劣——朱元璋对待科举、吏治这些事情是很认真的,也是真心想要用公平、公正的办法选出几个好官的。

  不过朱由检对科举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想通过这次科举选出的不是好官,而是学者......是可以支撑起一所近代大学的学者。

  这会儿他就坐在明远楼的二层楼上,身边站着的是他钦定的两位主考,次辅温体仁和衍圣公孔贞远。

  听见外面的喧哗声,朱由检就笑着对二人说:“儒者生于今世,大幸也!外面的举子却不知道,真悲哀也!”

  说完,他就站了起来,大步就往明远楼的二层阳台走去。

  “圣上驾临,天下举子恭迎!”

  明远楼外的宣旨官大呼了起来。

  一听到万岁爷驾到,没有人再敢瞎嚷嚷了,全都躬身揖拜。

  朱由检已经在阳台上站定,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的读书人,开始训话了:“诸位孝廉听了,《孔子遗篇》在本朝现世,乃是儒门2000年未有之盛世,凡孔子之徒,焉能不熟读此遗篇乎?尔等孝廉,都是一州一府之才俊,熟读遗篇安能没有一点心得?朕就是想看看你们的心得,才从中取出50名有成为大儒可能的才子,选为翰林,随朕左右,一起研究遗篇,好为后世学子多留下一点东西。尔等尽可以自由发挥,想怎么写都行......写不好也不用担心,八股文章还是要做的,等你们写完了试论子论,再写八股文章。你们也不必担心被候补大儒们抢了多少名额,今科会多取50人。”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