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4章 不祥之兆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消息,就说袁谭胆怯,不敢起兵响应,他要去蓟县找张则说理,并带走一部分人马,让公孙瓒以为有机可趁。他相信,公孙瓒在涿县肯定有探子,刘和出城来见袁谭的事瞒不住,既然如此,不如将计就计。

  刘和连声应和,表示赞同。

  如果公孙瓒没有来,那就按照刘和的计划执行,唯一需要补充的就是命渤海太守臧洪率领两万人北上,随时准备进入幽州,协助作战。公孙瓒骁勇善战,这几年有孙策接济,界桥、龙凑的损失恢复得七七八八,尤其是白马义众,装备了孙策提供的军械后,战力更强。刘虞故吏如鲜于辅等人虽然兵力不少,但装备不行,未必能拦住住公孙瓒。万一需要攻城,臧洪的人马能发挥作用。在上半年的青州战事中,臧洪曾经帮袁熙挡住了沈友的进攻。

  考虑到公孙瓒突围的最大可能就是白马义从,沮授建议袁谭安排张郃率领大戟士作为胜负手,配合一些强弩手,半路截杀公孙瓒。为了保证成功率,沮授还建议袁谭与袁熙联络,将颜良借调过来。这是关系冀州命运的一战,想必袁熙能够理解。

  何颙自告奋勇,愿意亲自赶去平原与袁熙商量。袁谭非常感动。三百里的路程,对何颙来说绝非一件简单的任务,但现在能让袁熙俯首听命的也就是何颙了,其他人都没这影响力。

  一切安排妥当,刘和和何颙同时起身,一个向南,一个向北。

  ——

  安次。

  公孙瓒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地平线。凛冽的北风吹在青白的脸上,他却无动于衷,只是微微眯起了眼睛,透着几分狠厉。

  长史关靖站在一旁,缩着脖子,用貂裘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他双手拢在袖中,捏着一枚纸条,是半天前收到的消息:刘和出城南下,可能是与袁谭会面。刘和和袁谭会面能商量什么?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和公孙瓒有关。刘和被袁绍从徐州调到涿郡来就是为了防公孙瓒。官渡之战袁绍惨败,袁谭继位,向南发展的可能性断绝,向北夺取幽州成了最实际的选择,而最合适的理由无疑就是报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任何人都无法指责刘和。

  但关靖知道公孙瓒担心的不是刘和,甚至不是袁谭——他从来没有把这两个人放在眼里。他甚至不是担心,他只是郁闷。刘和、袁谭,甚至包括刘备都是孙策的手下败将,甚至被孙策俘虏过,现在这三个人却围着他,让他动弹不得。两相比较,他简直无法和孙策相提并论,可实际上他是和孙策的父亲孙坚平辈的名将。区别可能只在于孙坚有一个好儿子,而他没有。孙坚的儿子可以青出于蓝,早早当家,他的儿子只能到孙策身边做人质,以换取孙策的支援。

  关靖知道公孙瓒的性格,非常担心公孙瓒一时冲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