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初选入围,参加体检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中学的,也没有啥共同点,应该县教育局的人随便分的,把这些考生都安排在一中体检。

  县城好歹有几所中学,这样算下来,通过初选入围的人,常A县有1700多。

  西陕有一百出头县区,照这么说,总计有18万通过初选。

  林晓光记得第一届高考报考人员,有超过2000万人,平均下来,每个省份有万人,西陕虽然地处西北,但人口基数大,却也比不上南河西川等人口大省,这个数字应该差不多。

  这次初选,全国通过人数是573万,平均下来,每个省份18万,还真一致。

  在后世,每年西陕高考考生,差不多是30万。

  后世14亿人口,高考生1000万,西陕全部考生33万,录取26万,录取率80%,而今年1977,全国人口亿,高考考生2000万,西陕全部考生万,初选考生18万,录取不到1万,录取率%。

  而后世西陕一本录取率,有%,211录取率%,985录取率%,这还是在大学扩招后。

  也就是说,77年高考,考上大学或者专科的这一批人,个个都相当于后世的985准大学生。

  即便那个时候机会多,国家分配工作,但也难怪人家成就高。

  林晓光若有所思,注视着每个参加体检的考生,各个兴高采烈,对自身所处的境地却一无所知,这400人,也就只有不到22个人,能去上大学,18个人里面才出一个啊。

  不知不觉间,体检开始。

  七十年代的体检,跟新世纪的体检没有多大不同,非要说有差别的话,那就是仪器比较少,另外还包含许多体测的内容。

  比如说测量血压、心率,设备相对简陋。

  检查完身体,然后开始体测内容,男生一千米,女生八百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等。

  体检顺利结束,回去的时候,林晓光有些心不在焉。

  杨蓝走在一旁,跟一中的同学聊着。

  常安一中不大,也不小,一个年级下来,少说几百人也有,这么多的人,每个班上,不说全部,前十名还是能通过初选入围,分配到四五所学校体检,在常安一中体检的也有十几个人。

  作为年纪尖子生,认识杨蓝的人不少,不过知道林晓光的,就不多了。

  林晓光四年中学下来,那些同学,不知道是不是去上山下乡,在别的地方考试,他竟然没遇到一个来体检。

  杨蓝的家在财政所旁边,走个两公里就到了。

  林晓光先把她送回家。

  在楼下,杨蓝叫他上去,他想起小舅不大好的脸色,便笑着摇头拒绝,抄近道回家,路过常安北路,撞见街上有人卖肉夹馍,热乎乎的,冒着一股热气,他突然蛮想吃。

  可眼看到饭点,不得不放弃,但还是打定主意,下回早上出门,一定要买一个。

  体检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倒是林爸林妈的同事,听说他通过初选入围,把他好一顿夸,后来不知怎的,林家哥哥妹妹三人,三家都有孩子通过初选入围,这个消息被传出去,顿时引起小范围热议。

  消息也传到老头子耳朵里,老头子却心情复杂。

  还是是先前的事,高中毕业后,林晓光无论如何,打死也不去上山下乡,后来硬生生拖到十月下旬,人民日报和中央广播果然宣布这个通知。

  他就觉得不大对劲。

  后来,林晓光和杨蓝二人一起参加高考,就有人开玩笑,说他知道内幕消息,所以才让孙子孙女没去下乡。

  这也倒罢了,当三个孩子都通过初选入围,他一方面感到高兴,觉得是自家祖坟冒情缘,另一方面,却对那些人的热议不大开心,开玩笑也就罢了,就怕到时候,仨孩子真全都考去燕京,清北人齐活,那还不得眼红死。

  老头子因为这事啊,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