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洛阳纸贵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顿时都不打饭了,一个个拿着饭盒就往读者协会跑。

  正是中午吃饭时间,读协的社员们都去吃饭了,只有一个值班的拿着青年文摘在看,这么一大帮人进来,顿时吓一跳。

  “同学,青年文摘还有没有?”

  “没,没,没了,都发完了。”学生吓得说话都结巴了。

  “你们不是说很多吗?”

  “对啊,是不是被你藏起来了,快拿出来,读者协会嘛,别太小气了。”

  “看,他手里还拿着一本。”

  这边学生围成一团,问读者协会要青年文摘,那边,拿到书刊的学生们,表现具是不同。

  有的藏起来一个人偷偷看,看到伤心处,泪流不已。

  有的被宿舍舍友看到后很羡慕,纷纷围上来,按摩的按摩,讨好的讨好,就为一探究竟。

  比如北大法律系,宿舍里,田甜大声念着:“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旁边,几个女生聆听着这句话,不由得,脑海里冒出这么一幅画面,崎岖不平的官道上,邮差赶着马车笃笃前行,男人在边关厮杀,女人忙着刺绣,便感动不已,想想都痴了。

  “太感人了,这个佚名写得真好。”吴倩捂住胸口。

  杨蓝窃笑不已。

  当天,林晓光在学习班上完课后,刚好听到青年文摘全部分发完毕,很多学生都要求追加的消息。

  “洛阳纸贵啊,下一步怎么办?”赵子瑜现在完全把他当成胸有成竹的诸葛亮,一有事就过来找。

  “没钱了,还能怎么办?”林晓光无奈摊开手。

  “就这样什么都不做?”

  “读者反馈部可以开始工作了,依托各大高校的读者协会,做调研,针对青年文摘继续改进,比如我们哪些栏目设计的不好,那些文章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可以改进。”

  “其他部门呢?”

  “一些热门分类的文章,可以向作者约稿,冷门的就算了,不过有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红色史诗,光辉岁月,这些必须有,而且还不能少,这是政治正确。”

  赵子瑜点头。

  见他要走,她又立刻说起一件事:“朱建军去见潘社长了。”

  林晓光心中一动。

  终于站队了,只不过,看来朱同学选择了潘社长,有潘社长出面,他这个宣传部长,暂时可以继续做下去了。

  这样一来,现在的局面,六个部长,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都是工农兵学员,其他三个部门的部长都是77级学员,算起来一半一半,再加上两个社长,社长潘虹是工农兵学员,常务副社长赵子瑜是77级学员,明面上工农兵学员略胜一筹。

  “我也算对得起你们了,别说我心狠手辣。”林晓光暗叹一声。

  赵子瑜继续说着,看着他有些担忧:“他也找我谈了,我觉得,就这样吧,社团不能再起大的斗争了,我们现在要一心做事。”

  “我是那么好战的人吗?”林晓光自嘲一笑。

  “青年文摘”风暴袭来,以清华文学社为核心,从各大高校读者协会开始,逐渐向各个学校扩散,先是一小部分人,后来爱好文学的青年们,再后来,对文学不感兴趣的理工男也知道了。

  清华文学社有些猝不及防,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放了一个大卫星,不断有人找上门来,说好的人很多,说坏的人也不是没有。

  总之,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始料未及。

  时隔几天之后,北大中文系有人找到林晓光,很是不满。

  “你们清华文学社什么意思?好好在你们清华办你们的清华周刊得了,跑到北大来办青年文摘什么意思,捞过界了吧?”

  当他们找来时,林晓光刚上完学习课,被人劈头一顿骂,一脸懵逼。

  “同学,这样不对吧?读者喜欢看什么,那是他们的选择,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他们想看,我们有什么办法?”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