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二章:100万册出版发行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美学热”,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和《中国思想史论》都是超级畅销书。

  不说这些,在文学领域,他这本《1977》,出版发行超100万册。

  毫不犹豫地说,销量方面,与以上这几部世界名著足以争锋,当然文学性上肯定不如。

  《红与黑》是占了禁书这个名头的便宜,《简爱》就差多了。

  至于《1977》为什么这么火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乃至国外的生活,写的真实,另一个,隐藏在文字下的主旨思想,其实是各种讽刺、揭露和批判美国的阴暗面,许多人看第一遍看不出来,很少的人看第三遍第四遍,才能发现,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批判老美的著作。

  然后引起国内一部分向往自由世界的人的不喜,以至于疯狂批评起这本书来。

  正所谓不黑不吹,这么一黑,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然后造成的影响更大,甚至连不关心文学的普通小市民,都知道了这本书。

  好吧,林晓光成功的惹怒了一批人。

  不过,相应的,《1977》却成功了,半年100万册的销量,足以载入新中国出版史。

  这部分人一边看得津津有味,暗道原来这才是国外的真实样子,一边却疯狂咒骂作者,秦笑生亡我自由之心不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轰动不轰动的,我倒不在乎,只要岚姨你们保守住这个秘密,别让愤怒的粉丝往我家扔臭鸡蛋、烂菜叶子甚至石头来砸我爸和我妹就行,他们的安全,可全靠你了,拜托了,岚姨。”林晓光笑了下,随即脸色一肃。

  “放心吧,这种事情上,我不会开玩笑。”夏岚也收起笑容,郑重朝他点点头。

  “不过,这本书,才3000块稿费,我感觉赚少了啊!”林晓光笑了下。

  当下这个时代,出版行业实行的是基本稿酬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稿费就千字几块,卖一本书这么多钱,卖一千万册也这么多钱,表面上是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刀切。

  1977这本书,出版发行1册或1000万册,稿费都是一样的,在当时就算好了,千字十块,第一部30万字,就3000块稿费而已。

  如果要是换成版税,那稿费可就多多了,不过版税制度最起码要等到92之后,才会有出版社开始实行。

  因此,这本书的收入,完全与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匹配,他兢兢业业写了几个月时间,才赚了3000块,然而那几个月抽空叫凛冬基金对秦淮实业多空操作,就赚了3000万港元,一万倍的差距,还真不能比。

  不过,写这本书,其实不是为稿费,只不过是一个爱国者的一腔热血而已。

  现在很多人都在看这本书,他也赚到了影响力,也算不亏了。

  夏岚知道他不爱财,没在意他的话,笑了下,有些小得意:“那我没有办法,我想给多给你钱,但这又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样吧,什么时候你来我家,我亲自做菜,犒劳犒劳你。”

  “好吧,那我勉为其难,尝尝岚姨你亲自下厨做的武昌鱼。”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儿子都吃不到。”

  “韩俊哥在美国怎么样了?”

  提起儿子韩俊,夏岚脸上露出笑容:“去了小半年,托你这本书的福,去了倒是没出过什么差错,适应挺快的,倒是那边消费比较高,不过还好有你们秦淮教育基金会的奖学金,生活可以维持。”

  “这我就放心了。”

  秦淮实业进入内地之初,就做出过承诺,内地所赚的利润,一分钱都留在内地,在当地投资,同时还开展教育公益事业,给各大学捐赠图书、仪器,给学习优秀的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

  至于国内,目前大学生有补贴,吃穿够用,国外的话,生活成本相当高,国家只能提供有限的生活补贴。

  做教育公益,就是为了结善缘,以后说不定会用上。

  眼下还能收获一波好感,何乐而不为。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