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家书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只是还有一丝春寒,夜里时不时会冷。

  北平和长安的气候差不多,两者都是温带季风气候,一个北临燕山,一个南近秦岭,一个在华北平原,一个在关中平原,一个距海近,一个在内陆。

  虽说两个都是北方城市,不过纬度却相差很大。

  比如北平,北纬40度,长安北纬,看数字相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别很大,比如徐州,海州,若论纬度,长安和徐海还在伯仲之间,可气候却因地理缘故相差不少。

  林晓光在北平住一个月,别的没感觉出来,就是北平的春天气温略低,空气也比较干燥,时不时刮风,还有就是雨比较多。

  风里来雨里去的,每天八节课,每节课50分钟,从早到晚,匆匆忙忙。

  英语班课程排得很紧凑,基本上每天都排满了,偶尔有一两节空着,林晓光也会抽出时间,去隔壁的北大中文系蹭课。

  一段时间下来,倒是认识燕园中文系的几个风云人物,比如陈建功、黄蓓佳、王小平等。

  他们不认识林晓光,但对立志考北大中文系,结果却因理科生的身份落选,最终被隔壁清华英语专业录取的传奇人物,也有个面熟。

  更何况,这一家子可是传说中的清北人呢。

  厮混在燕园,只是林晓光繁忙生活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他还是在清华园学习,学习之外还要抽空码字,也是忙得不行。

  学校刚开学没多久,教材都还没来得及更新,但大学的自由与尚学之风却已然恢复。

  学生们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因为来之不易,在这里有老师有同学有书籍有知识,连学费都是免费的,更发放生活费和助学金,不知道有多幸福。

  老师们也一样。

  如今恢复高考,大学教育百废待兴,老师们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恨不得把他们毕生所学,一股脑灌输给学生,甚至在课后也不停下来。

  八十年代,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就像那句话所说,八十年代,是一个觉醒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五彩斑斓的年代,八十年代很珍贵,简单,理想,纯粹,向上,令人怀念。

  林晓光去北大中文系溜达的时候,就看到很有名先生,跑到学生宿舍去,两腿往床上一盘,就讲开了。

  老师们出奇地敬业,同学很也很刻苦用功。

  就比如梁振道,有名地勤奋,老婆就在隔壁大学,也只是周末休息时见一面,平时全心全意学习,白天争分夺秒也就罢了,晚上宿舍熄灯后,在楼道里看书一直看到半夜,天天如此。

  林晓光那个担心啊,他眼镜已经六百度了,再往上,就有啤酒瓶底厚了。

  还有钱胜利,这家伙是个理科生,虽然被英语专业录取,但一有空闲时间,就往隔壁专业机械班跑,弄得许多同学说他们宿舍有两大叛徒,一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