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八章:陆佑堂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1年3月9号,周一,农历二月初四,还有四十天就二十岁的林晓光,正式步入港大校园,开始硕士研究生生活。

  这一天,他要办理入学手续。

  一大早他就起床,洗漱收拾之后,从新搬的家,干德道的住宅,步行前往港大校园。

  早上太阳初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下来,围墙树木都被笼罩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初春的阳光晒在人身上,沐浴在阳光中,让人感觉到一种暖意,空气中时不时吹过丝丝凉风,让林晓光精神一振。

  路过格物明德四字校徽,走进校园,看到来来往往的学生,久违的感觉浮上心头,他不禁想起在清华读书的三年。

  这时,突然有个人问:“林……你怎么在这?”

  林晓光扭头一看,发现是文咏恩,顿时乐了,笑道:“我是港大硕士研究生,今天办理入学手续,今天不过来,啥时候来?”

  “啊?”文咏恩有些吃惊。

  “你以为我说我是你学长,是骗你啊,我真的是你学长,不信我带你过去,看我怎么办手续。”林晓光有些得意。

  “好吧……”文咏恩终于有点相信了:“入学手续办理在教务处,我带你过去。”

  “OK。”

  当下他们一同过去,港大其实并不大,各楼之间距离很近,他们步行过去,几分钟就到。

  到了本部大楼,文咏恩便扮演起导游的角色,开始讲解:“港大始建于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次年就发生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中山先生就是港大毕业生。”

  林晓光笑了:“众所周知,中山先生辛亥年前后一直在闹革命,哪有时间在港大念书?”

  文咏恩滞了一下,眼珠一转,当即辩解:“我说的是港大的前身,香江西医书院,中山先生就是西医书院的毕业生。”

  “那你应该这样说,中山先生是港大的前身香江西医书院的首届毕业生,这样才准确,不然就闹笑话了,不懂历史的人还以为,中山先生辛亥前后不在闹革命,而是在港大读书,那么到底是谁在闹革命?”

  文咏恩有些不服气:“这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林晓光笑呵呵道:“我们做学问的,就是要科学精准,胡适之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你读过这篇文章么?”

  差不多先生,文咏恩当然知道,她只是一时口误,被他追根究底,还说她是差不多先生,便有些郁闷。

  这个人,当真是不懂怜香惜玉。

  林晓光见她不说话,也就不再占了便宜还卖乖。

  “继续讲述吧,我尊敬的导游小姐。”

  文咏恩长舒一口气,不再说港大名人,而是转开话题:“这个本部大楼,是港大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你看,大楼用文艺复兴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