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一章鱼卡_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掏薄,尝试这将竹条弯折,直到能将竹条弯曲到一起,两个头子刚好能碰到一处为止。

  将竹条打开,把两端削得非常尖锐,这就得到一根竹针。

  拿出上午最先搓制的细麻线,切下一米左右长,一头绑到竹针中部被削薄的位置。

  就这样一个一个做,没一会桌上堆起了八九十个竹针。

  将早上剩下的木薯粥,倒筲箕里,将小木薯块都滤出来。

  取来一个浅筐和最后做的那捆粗麻绳放到竹几上,先扯出几米绳子,盘到浅筐里面,然后取过一个竹针弯过来,套上一个芦苇圈,在圈里填上两三颗小木薯块。

  将挂着竹针的麻线另一头系在绳上,往下放绳,小心地将竹针摆在筐中心,粗绳盘在浅筐最外围。

  然后照此办理,每隔一米系上一根竹针。

  很快浅筐中就出现了一盘绳子,中间都是弯曲到一处,填上诱饵的竹针。

  这玩意儿的名字叫“鱼卡”,抓素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用的。

  苇圈是当年生的,在水里会被泡软,等个头偏大的鱼类来就食的时候,嘴巴轻轻一碰鱼卡,已经泡软的苇圈就会断掉,鱼卡弹直将鱼挂住,鱼就被抓到了。

  吃了几天的鲶鱼了,李君阁想换换口味。

  鱼卡做好都快傍晚了,李君阁下到湖边,砍了几根竹子扎了个粗糙的竹筏,将粗绳一端系上一块五六斤重的大石头,划着竹筏到湖中去放鱼卡。

  湖水不深,也就四五米,先将石头放到底,李君阁一边理鱼卡线一边朝岸边慢慢放。

  竹筏划到湖边,李君阁牵着线头走到一丛竹林边上,将绳子绑在一根竹竿上。

  没有熊孩子,啥事情都不用藏着掖着,要是在李家沟这样干,没一会就被熊孩子们收走玩了。

  将竹筏拖到岸上。李君阁又去收集生漆。

  将生漆收到竹筒里,塞上塞子,这玩意儿李君阁不敢带回去,阿音常去找篾匠叔,好像对生漆不过敏,俩胡子就不好说了。

  给漆筒做了个挡水的帽子,将生漆筒子挂在一棵漆树上。

  去到苇塘边上,下水抽了一把香蒲芯子,李君阁又去溪水里捞出些木薯片,一天下来都没事,看来木薯没问题,回去给阿音加个菜。

  从鱼笼里头挑出一条鲶鱼,洗剥干净,也一起带回去。

  回到营地,将木薯切丝过水,这玩意儿拿陶锅炒肯定粘,因此还是那大笊篱装上油炸。

  这油还是炸鲶鱼剩下的,荒郊野岭的就别那么多讲究了。

  炸完木薯,余油倒回油盆,炒蒲菜,炒完后拌上木薯拌上盐,又当菜又当饭。

  又烤了几块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