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个人勇武可否?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跪伏在地上的朱纯臣,天启皇帝点了点头道:“可!”

  当朱由校话音落地那一刹那,朱纯臣的眼中,出现了一抹狂喜,今天的战局分析,复盘,推演,本身就藏着无数朱纯臣自己的小心思,加上这一战,是无数武勋们心目中的痛楚,早就已经被推演,复盘了无数次了。

  最佳的破局方式,朱纯臣也已料定!此战,决定了朱纯臣,决定了成国公一脉的生死存亡,而朱纯臣暗暗的,在心里给自己打起了气,小皇帝即便是学究天人,生而知之,可他也就不过二十岁,哪怕是从娘胎里开始学,也不可能能够破解这数百年无数武勋世家前仆后继下,所推演出的最优解法!

  可就在此时,朱由校的两眼划过了整个沙盘,突然,朱由校两眼一亮,心中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个思路!

  按照朱纯臣的布置,沙盘上的朱勇部,实力保存完好,还没有进入鹞儿岭埋伏圈。

  而也先部的精锐骑兵,精锐步兵,早已分散埋伏于鹞儿岭山林之中,中军大帐空虚!经历过明初明成祖那么多次北征蒙古,加上明宣宗的几波北征,蒙古人也还是学聪明了,蒙古大汗以及蒙古主将的大帐,不会扎在前方。

  反而是在重兵把守之下。

  可是按照朱纯臣的布局,也先部的周边士卒,可不是什么精锐!

  而是普通的后勤兵以及新兵蛋子!

  也先为了张扬气势,大肆征兵,倾当时整个蒙古之力,凑出来的十五万大军中,不可能尽数为精锐!

  这也就成了朱勇,薛绶率领的那四五万人,唯一破局的方式,避免陷入缠斗,陷入死斗的泥潭,而是直接冲击蒙古大帐,将己方的被打的措手不及,变成打的对方措手不及!

  这是站在上帝视角,才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出来的东西,想必鹞儿岭一战的耻辱,在朱纯臣等武勋之后的心目中,也同样是刻骨铭心,所以他们,估计也没少复盘!

  没法走到前线去打仗也就罢了,总不能连在家里推演沙盘,复盘战局都不能吧?而这些,加上朱由校提出的以鹞儿岭之战为根基,来进行推演,恰好就让朱纯臣这老货,布置了这么一盘棋!

  毕竟,个人勇武如果有用的话,那么站在上帝视角的朱纯臣完全可以说,朱勇、薛绶发现陷入重围之后,选择了破釜沉舟,靠着身先士卒,不计伤亡,直冲也先大帐进行斩首!

  一旦此计功成,被攻破了大营的蒙古人,也该溃败了!

  这鹞儿岭之围,可不就直接破局了么?

  挑了挑眉,看了一眼朱纯臣,朱由校突然嘴角一挑道:“成国公,朕大概猜到你的想法了,你是想说,以平阴王和永顺伯之勇武,入鹞儿岭之后,不管不顾率领精锐不计伤亡直扑也先大帐,是也不是?!”

  虽然看不到朱由校的表情,但是朱由校这斩钉截铁的语气,一语道破自己的小心思之后,朱纯臣的老脸顿时变得惨白了起来,小皇帝莫非,真是生而知之?

  只是单单一看这沙盘,居然能够准确无误的分析出来这么多!

  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朱纯臣很清楚,当初在宣府大同巡抚了十几年的于少保,练出来的大军,其实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他们拉上战场,是没太大意义战力的,所以他们临敌才会溃败的那么快,甚至在之前,面对也先大军南下的时候,屡战屡败。

  但是咱朱纯臣的老祖宗本部的兵马,可不是闹着玩的!

  鹞儿岭之战前五年,朱勇可是带着本部兵马,二出喜峰口,两度大败蒙古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勇带的人马,面对蒙古人的时候,反而更容易激发血性,更敢去刚正面!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朱纯臣哪敢确定自己老祖宗当时如果不顾一切,还真能冲出去不是?

  瞎掰,是没用的。

  朱纯臣很清楚这个。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