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0章 最坏的时代,也将是最好的时代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

  简单粗暴,可马周却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很有效果。

  “吏员中是需要新血,死水不流,慢慢总会**。而有了流水,就能保证水常活。以后的吏,也是如此,让读书人来充当吏员,给他们升迁的机会,做的好就往上升,做的不好就没机会,甚至连继续当吏的资格都没有。”

  马周很是感慨,觉得李超真是一个神人。

  当年他也做过吏,深知道吏场比官吏,还更黑暗**,充满潜规则。当初他年纪轻轻,也是一腔热血想要办事的时候,可处处受到排挤打压,最后这吏也当不下去,只能自己走人。

  游历天下,先是遇到待人很不错的常何将军,要不是常何把他请到府上做门客,他连饭都吃不上了,更别说在长安落脚。

  后来被常何推荐到李超府上,在李府做了一个账房。

  谁能想到,一个当年在家乡连小吏都做不下去,后来在常府做门客,在李府当账房的他,最后却也能官至宰相呢。

  是李超给了他机会。

  而现在,李超要给天下无数如他一样的读书人,这样的机会。

  “相国,马周支持你。”

  当天,李超就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内容,就是从国子监里选调一批监生,让他们到尚书省实习。为了能够吸引这些监生们来尚书省实习,李超还加了一个很诱人的条件,一年实习期后,考核通过就转正出任吏职,三年一任吏职做满,考核优秀的,直接给他们外放地方任官。

  任官。

  县尉、县丞、主簿甚至是县令。

  哪怕是下县的县尉,只有从九品,可起码这也是流内的品官了。也许国子监里那些贵族子弟,高官子弟看不上,但国子监里本身也有许多寒门出身选进来的监生,也有一些贵族官僚子弟在家不是嫡子,是庶出的,他们想出仕也并不容易。

  正常情况下,他们可能是去当王公贵族们的亲事、帐内这些随从,当到一定年限或者表现好,就能授个小官了。

  现在李超提供了另一个不错的机会。

  到尚书省做吏员,四年时间,就能当上官了。

  对李超的奏议,李世民看过之后,就准了。

  先在尚书省试行,中书和门下以及其它各寺监等衙门,暂时不急。

  李世民虽然说全力支持李超的变法,但也是很小心谨慎。

  诏书传到国子监。

  已经升任国子监祭酒的孔颍达接过旨意,跟陆德明等一众老师们谈论。

  “我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国子监学生如此之多,既是勋贵官僚子弟,但普通的庶族子弟也是不少的,这些人往常毕业之后,也多是入衙为吏,咸难授官。如今李相给了这么了一个机会,四年之后,可是就能为官了。”

  孔颖达点头。

  国子监的学生很多,而且现在每年还越来越多,国子监的学院有好几个,科目不少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