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日进数千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工本钱还没有算呢。

  八个人干了整整一天,这些馍馍要卖出去还得要一天时间。因此这人工成本其实还得算上十六个天时。

  一天人工成本该算多少?

  大唐有规定,百姓每年需为国家免费服二十天役,如果那些不能服役的,则需要按每天二尺绢的数量交钱代役。一匹绢现在值钱五百,二尺绢也就是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也就二升米,能换三升多点糜子。

  这个标准,肯定是要比民间的普通百姓们的收入高些的。

  十六个天时人工,那就等于一千六百钱。折到两千个馍馍里,每个增加了零点八文钱成本。

  这还没有算上碱面这一独家秘制调料的本钱。

  秘制调料成本也不便宜,碱石等东西都是在药店里卖的,因此价钱也不便宜。这一石糜子面,张超用了一升的碱面,相当于百分之一的配比。这升碱面用到的材料成本,不算张超的技术和人工,也得五百钱。

  张超还拥有的独家秘制方法,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不好说了。

  独此一家的绝密性,使得张超就算说他值多少钱都行。

  如果不说这个秘方的价值,只论秘方的实际成本,那么折算下来,每个馍馍的糜子面、酵头、碱面、豆沙和人工,甚至算上柴火一起,总共成本是糜子面三千钱,红豆和大枣两千钱,人工一千六百钱,碱面成本五百钱,总共是七千一百钱。

  一个馍馍的全部全本能折到三文半多点钱。

  “要不咱们卖十文一个?”张超试探的对着老爹道。

  老爹把一笼刚蒸好的馍放进一个馍框里,“贵了。”

  寻常外面卖的馍都是五文一个,大家都敢已经习惯了这个价钱。就算有涨落,也是跟着粮价涨落,如果别家馍都卖五文一个,你却买十文,那大家肯定不会来买你的。别说涨到十文,价格翻了一倍,就算是涨一文,卖六文一个,只怕大家都不一定会来买。

  经老爹这么一提醒,张超也意识到自己确实忽略了自己的销售对象的心理。

  “我说,就卖五文一个。”老爹一语定音。老爹是那种比较朴素的人,他不会如张超一样满脑子精明算计,想着如何利润最大化。他想着,三文半钱的本,还包含了人工,卖五文。一个就赚一文半,两千个那就是赚三千文钱了。

  拿一石粟和不到一半的红豆做馍,最后赚的纯利润却还能买一石的粟米,这个利润已经非常不错了。

  做人要知足,知足常乐。

  张超不是会这样朴素的,不过他考虑到一样新事物,最开始需要的是名气。只要大家都接受了,名气有了,其它的自然就有了。现在少赚点,就当是打广告。人家赔本都要赚吆喝,自己的利润都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多了,都能算的上是暴利了,还有什么不知足。

  “好,就五文一个。”

  五个铜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