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3章 白袍薛礼和霸气测漏的天可汗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贵今年二十二岁,虽然眼下只是个普通的旅顺港卫队巡逻艇上士兵,但他其实没有与队友们说过的是,他祖上也曾阔过的。

  他是河王绛州龙门人,他六世祖,还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

  他的家族,也是河东薛氏氏族。他的六世祖是北魏郡王,曾祖也官至太守,爵封县公。祖父,官至御史中大夫。就是他父亲,薛轨,也曾任隋朝襄城郡赞治。

  不过因为父亲早亡,因此家道中落。他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

  若不是十余年前,朝廷推行新政,地方大兴教育等等一系列新政,薛仁贵连书都读不起,更别说后来结婚娶妻了。

  薛礼小时读了几年免费的小学,然后在家种着家里几亩地,有空时在工坊做些工。妻子柳氏十分贤惠,常劝丈夫要出门建功立业,重振门楣。

  两年前,薛仁贵从河东家里出来,本来是想来辽东投军。但朝廷用兵高句丽,都是征召的南北衙精锐,并不招募他这样没经验的。后来盘缠用尽,他又没脸回家,恰逢见到李家辽南封地上招募卫队。

  他便应募报名,最终通过,成了李家辽南封地旅顺港巡逻队的一员。

  在辽南做护卫,待遇确实还不错的。

  只不过薛礼一心想着建功立业,衣锦回乡。如今眼看着辽东战事结束,他最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准备参加朝廷的武举考试。

  朝廷的武举考试是一年一试,从军队和民间选拔优秀的苗子,入讲武堂学习,为军队培训优秀军官。

  如果能进讲武堂,就能当上军官,将来就有机会上战场立功。

  他甚至想着到了讲武堂,说不定还能得到赵王的亲自教导。据说当年第一次武举考试时,赵王就在考试时直接收了四个学员为亲传弟子。

  现在王玄策、高侃、上官仪、刘仁轨四人,都已经成了开国侯了。

  多少年轻人心中的崇拜对象。

  不过武举虽不如文科那么难,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年一试,可一年也只录取几百人而已。不但要武艺好,还得有文化。

  ······

  旅顺。

  皇帝临时驻跸此处。

  高句丽已经扫灭,但事情还没完。

  东征将士在等着奖赏,辽东封臣们等着皇帝兑现当初的分封。

  就连薛延陀、契丹、奚、室韦、霫、新罗、百济、东瀛,都在等皇帝的封赏,甚至最后临阵倒戈归附的一些靺鞨部落,也一样在等着皇帝的处置。

  用时八年,大战三年,终于灭亡高句丽,现在大家都准备分一杯羹。

  目光扫过御座下的汉蕃众人。

  李世民深呼吸几口气。

  “八年,八年时间,大唐终于复中国子弟之仇,终于收复汉家旧疆!”

  “这皆将士用命,宰辅用心,还有大唐的诸藩共同协力而获得的成功!”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