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074 巴尔干火药桶_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从来都把这座城市视作奥匈帝国在南部统治的象征,现在这座城市竟然遭到如此野蛮的对待,整个奥匈帝国的国民都十分的愤慨——他们忘记了之前对政府的种种不满,忘记了自己正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窘境中,忘记了高失业忘记了其他种种,********的要求政府迅速坚决的荡平那个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国。

  尤其是在德国人把记录屠杀的照片带进奥匈帝国的土地之后,连习惯和帝国政府对着干的匈牙利人也赞成出兵了。

  法国和英国的反应则相对平淡许多。

  法国人正在关心他们国内的竞选,现任法兰西第一执政的丑闻是整个巴黎关注的焦点,比起在地中海的那一端发生的屠杀,法国人更关心这丑闻那神秘的男主角到底是谁。可是当《自由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巨幅的屠杀照片时,法国人的神经被拨动了。

  当天的自由人报被抢购一空,临时加印了十几万份,仍然供不应求。很快类似的照片完全占据了法国报纸的版面,人们在猎奇心理和人类良知的双重驱使下不断的购买这些报纸,然后泪流满面。

  许多法国城市决定同时敲响所有教堂的大钟,为逝去者举行盛大的弥撒,紧接着,严惩恶魔的呼声不断高涨。

  正被丑闻困扰的法兰西第一执政克里斯蒂娜立刻发表了一通激昂的演说,表示法国政府将秉承大骑士罗兰传承下来的骑士精神,坚决和恶魔战斗到底。

  而在伦敦,本来情况还比较稳定。英国人几乎和林有德同时获得了大屠杀的详细状况报告——当然也包括英国间谍们发回来的照片。英国绅士们发挥着自己淡定的传统,在沙龙和桥牌桌上优雅的谈论着屠杀、制衡俄国的政策和“那个中国人的演说”。

  可是当法国决定以坚决的手段消灭“塞尔维亚的恶魔”时,英国人坐不住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在林有德原来的世界很多人以为是温斯顿?丘吉尔原创,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早在丘吉尔的祖先,约翰?丘吉尔那个年代,英国政治家就开始奉行这套原则。而当不列颠成为日不落帝国后,这套原则更是被英国人在外交上贯彻得淋漓尽致。

  不管是哪个世界,英国都在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立刻开始限制法国,以阻止法国获得欧洲大陆的主导权,英法之间的默契随着凡尔赛合约的签订便荡然无存。

  现在法国准备进行干涉了,英国立刻就开始担心法国在巴尔干获得一个立足点,那样仍然保有相当力量的法国舰队就有可能在将来直接威胁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进而威胁英国和印度之间的通路。

  于是英国的绅士们动作起来,很快塞尔维亚来的特使被恭敬的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