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江南大乱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赵皓的心情,千言万语不能表达其一,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懵逼。

  他万万想不到,他对母亲的胡侃之辞,竟然一语成谶,而且那么神奇,昨晚才胡编乱造的,今日便成真了。

  令他郁闷的是,历史上的方腊起义是在两年之后,如今居然提前了两年,历史车轮的改变,定是自己的横空出世,与方腊产生了交集,从而改变了历史。

  那日方腊欲胁迫自己入伙被拒绝之后,自是担心时间拖久了夜长梦多,东窗事发,所以提前发难。

  而最头疼的是,如今他已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杭州城是回不去了,前头又有方腊的明教起义军,前有狼后有虎的,无所适从。

  不过,即便没有武松一事,杭州城回去也是找死,历史上的方腊军便是攻破了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积怨已久的群众,在杭州捕捉官吏,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自己作为大宋宗室公子,恐怕难以免于祸乱。

  无奈之下,赵皓一咬牙,下定决心继续往北而行。

  从时间来看,自己同母亲自江宁南下的时候,还没听到叛乱的消息,算起来方腊起义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天,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进程来算,现在主力大军应该还在与号称大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在歙州大战,要杀到杭州来至少还要半个多月,自己一行人只要在十天的时间之内离开杭州境内,应该就可确保安全无虞。

  至于那官差所说的遍地逆贼,应该并非方腊的主力大军,而是一些杂乱没有阻止的散兵,自己一行全部是骑兵,又有武松和赵伝这样的猛将压阵,想要突围还是没问题的。

  而一旁的谢芸,更是满脸惊诧之色,原本以为儿子不过信口胡侃,谁知刚刚出城不久,便应验了,所以对儿子的决策也是言听计从。

  公元1118年农历11月,方腊由于胁迫赵皓入伙不成,担心计划泄露遭到官军缉捕,故此提前发动起义,比历史上足足提前了两年整。

  “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夫天生烝民,树之司牧,本以养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二虏得此,益轻中国,岁岁侵扰不已。朝廷奉之不敢废,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

  方腊假托“得天符牒”,以明教教众为主体,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以“诛朱勔、轻瑶赋”为名,号召起义。

  方腊自称圣公,建元永乐,长子方书为大太子,次子方豪为二太子,其妻邱氏为皇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