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北欧巨熊奥拉夫_冰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划”,想办法把整个北欧地区收入囊中,以此作为雄霸欧洲的基础。

  北欧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即便整合了也缺乏人口和资源,所以通过和南明的联盟通商就能有效的调动远东的资源反哺北欧,奥拉夫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都要趁机把周之藩等一帮南明使臣拉拢过来,让他们对自己拥有好感甚至忠心。

  在闲聊片刻后,奥拉夫就以大瑞典帝国教父摄政公的身份下发国书,宣布了瑞典帝国与大明帝国建立邦交和商贸联盟的消息。

  一场晚宴过后,第二天上午,《维京报》就用全部篇幅报道了远东强大而文明的古国派遣使臣前来和大瑞典建交的事情。

  “继承了古代的赛里斯、震旦、秦奈、契丹的远东大帝国现在名为大明帝国,在教父摄政公奥拉夫殿下派出托姆大人前去示好后,这位古老而沉寂的国度派遣了使团回访,带队的是大明帝国忠诚伯周之藩……

  “大明帝国皇帝信任的忠诚伯爵周于19时12分30秒走进王座厅,他作为外交使臣拜见了慈父奥拉夫和克里斯蒂娜女王,并且送上大明隆武帝的亲笔信和礼物……”

  “经过友好的交流,奥拉夫殿下发布了瑞典帝国与大明帝国建交的国书,并且同意了两国通商优惠国的21条约定,这标志着我瑞典帝国成为纵横欧亚美大陆的超级大国,也标志着东西方文明第一次握手……”

  ……

  各种各样的彩虹屁不仅仅是在派奥拉夫,同时字里行间也是在无形的吹捧大明帝国,好像大明帝国所代表的远东文明能来西方是屈尊降贵,是值得人期待和激动的事情。

  现在是17世纪,欧洲还没有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千百年来对远东文明古国的传说见闻和流露而来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让欧洲贵族和文艺界都心中自卑,说起远东的瓷器之国总是有一副当舔狗的心态。

  这种心态在马可波罗之后又达到了一个巅峰,所以出海寻找中国成为了大航海时代的催发剂,即便是后来发现美洲,欧洲的殖民者仍然是给美洲命名西印度,希望能通过西印度找寻到抵达中国的航道水路等。

  这种对远东文明古国的舔狗心态将会一直持续到一百多年后,知道大英王国的马嘎尼尔使团觐见“十全老人”后,西方人才对当时的中国失去了敬畏之心,只当成是一般的老大帝国、落后列强。

  随着维京报的脱销,斯德哥尔摩的各国公使也将消息带回国内,一周内,整个欧洲掀起了一波“中国热”,所有人都在乐此不疲的讨论着中国和瑞典的建交会对欧洲带来什么影响。

  即使相关的话题已经说了几百遍,但是人们还是津津乐道,并且惊叹瑞典帝国继古斯塔夫二世以后又出现了一位雄主。

  奥拉夫是一个近十年在欧洲逐渐响亮的名字,尤其是近五年里更是成为了和路易十三、斐迪南三世、克伦威尔等齐名的大人物,只不过前者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主,而奥拉夫却只是摄政公,但是由于他是先帝古斯塔夫二世指定的新帝教父,因此身份地位也十分特殊。

  原本奥拉夫年少得志,又是小地方的贵族出身,各国国主完全不把他当回事,人们普遍认为奥拉夫只是一闪而过的流星,但是随着波兰国王被奥拉夫吊死,瑞典首相和王太后相继被奥拉夫斗倒,人们逐渐意识到奥拉夫可能已经成长为了新的北欧雄狮,又或者说他的做派为人远比古斯塔夫二世野蛮无礼,残暴可怕,所以随着瑞典和大名建交后瑞典帝国的声望提升,奥拉夫也彻底被欧洲的人们称呼为“北欧巨熊”。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