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9 江南科场_清穿后她用厨艺攻略了四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面意思是指太阳初生起,天色微明,光亮的样子。

  也是个好名字。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家常话,五福晋便说十三福晋兆佳氏,当初怀有身孕的时候,跟她也是一前一后的时间。

  估计没几个月,也要生了。

  ……

  朝堂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很快又出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江南科场案。

  宁樱听儿子弘晖说了不少——原来是夏天里,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饱读诗书的学子,都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等待着九月的发榜。

  但是等到发榜的那一刻,很多踌躇满志的考生都傻眼了。

  明明是饱读诗书,满腹才学之人,之前大家也都认为能考上的那些种子选手,一个个都落榜了。

  而榜上的人,除了有十三个来自苏州的学子之外,其他都是扬州盐商子弟。

  其中有两个名字特别扎眼,一个叫吴泌、一个叫程光奎。

  这两个人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基本上可以算是半文盲。

  这样的人居然也能考中,

  很多寒窗苦读的士子们义愤填膺,于是舆论大哗。

  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两江总督想尽快的平息这件事情,于是采用暴力镇压的方式,抓了十多名考生。

  这一下更是捅了马蜂窝,事情不但没有压下去,反而越闹越大。

  因为事情太大,苏州织造李煦和江宁织造曹寅,不敢对皇上不言,再加上曹家和皇室的特殊关系,于是对康熙密奏此事。

  康熙大怒,下令追查。

  经过长达数月的艰难调查,副主考官与考生串通舞弊,被处以斩立决、主考官被革职。

  具体查出来的金额也十分吓人,譬如有位盐商子弟,因为平日不学无术,不但要努力去买考题,还要雇人去替他代考。

  自然,这其中所有的关节都要打通。

  于是这考生从头到尾一共花了九千多两银子,将近万两白银。

  宁樱听到这数字也感慨了:这时候的扬州盐商是真的有钱啊。

  扬州盐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着重围绕一个“盐”字,实则是个“官”字——明清两代制盐业制度相承,都是个体经营模式为主。从明朝开始,盐商就逐步成为了首富群体,直到清朝,盐商根本不发愁销路市场,盐商生意的利润更是吓人得丰厚。

  家有黄金万两,于是在对于子孙后代的栽培上,盐商们第一件想到的就是培养自家子弟进入官场。

  都说扬州盐商低调,谨遵闷声发大财的原则,从来不像广州商人那么张扬。

  但是低调,不代表守着财富不用。

  否则那么多财富,若是不花在刀刃上,留着又是干什么的呢?

  宁樱听弘晖讲完,又听儿子说,这一次江南科场案,阿玛也参加调查指挥了。

  听说前前后后已经查了两次了,如今正在查第三次,似乎还和太子有些关系。

  皇玛法这是铁了心要一网打尽,不但把大鱼小鱼都抓上来,就连周围的虾米也不能错过。

  他正拎着渔网,站在水边,虎视眈眈呢。

  弘晖说完了,忽然就问宁樱:“额娘,皇玛法对于太子爷和三伯,到底算是什么态度?”

  宁樱猝不及防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