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二章:经略天下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猜想是吻合的。

  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都是颇有气度的,就比如说……他陈正泰。

  陈正泰笑了笑,让人上茶,随后道:“高僧莫非是想让陈家捐纳一些香油钱?”

  玄奘摇头:“韩国公言笑了,佛曰……”

  “别和我说佛曰的事。”陈正泰苦笑道:“我是榆木脑袋,这辈子还没过明白呢,不奢望下辈子的事,何况我这人又贪又色,且还利益熏心,高僧就不必来感化我了,还是开门见山吧。”

  玄奘微笑,倒没有半点恼怒,他虽只是年过三旬,面上却是饱经沧桑的样子,对于陈正泰这番话,他并不觉得奇怪,而是镇定自若道:“贫僧打算前往西域,继续求取佛经,只是朝廷这边……并不赞同……当今天下,人们都说韩国公最得陛下的信任,若是贫僧能得韩国公的支持,那么事情就顺利许多了,倘有大唐的文牒,贫僧这一路,也顺畅一些。”

  原来如此。

  这玄奘其实去过几次西域,最远曾抵达过天竺,也就是后世的印度。

  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涉及到外交和军事,而是单纯的去那里学习佛法。

  在佛门之中,玄奘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他求取西经之后,更是如此。

  历史上的玄奘,其实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他几次前往西域,都是偷渡去的。

  这当然也源自于大唐较为苛刻的法律,大唐严禁人贸然前往西域,更不准许有人轻易出关,哪怕是对进入大唐境内的胡人,也怀有警惕之心。

  陈正泰看了看他,却是答非所问地道:“我听闻,你从前去过西域?”

  玄奘点头道:“是,去岁才回来。”

  陈正泰又问:“不知有何见闻?”

  玄奘想了想道:“见识了诸多佛国,都以佛法为尊,所过之处,百姓祥和,佛学传播深远,寺庙无数。”

  陈正泰笑了笑:“高僧对此,很是倾慕吗?”

  玄奘叹了口气:“倾慕也谈不上,其实并非是佛学需传播宇内,而是因为百姓们需要佛学。”

  陈正泰打起了精神:“这又是什么缘故?”

  “因为人生下来,太苦了。”这平淡的话自玄奘口里缓缓道出:“越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佛学更是昌盛。可即便是天下太平,众人难道就不苦吗?这世上的贵人们,若是不能赐予生民们衣食,不予以他们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不给他们足以果腹的粮食。那么……总该给他们佛学,教他们有一个虚妄的想象,可令他们内心平静,寄望于下一世吧。若是众人不苦,今世都过不够,谁又会寄以佛祖呢?”

  陈正泰愣了一下,竟发现自己无法反驳。

  他原本确实是有心去反驳一下这等ZJ思想的,可结果却发现……他所想象中所谓的ZJ愚弄百姓,实则根本不是玄奘这些人的过错,错就错在,那将自己关在朱门里的人,成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