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19章 让曹操袁绍来干这事儿,早就心态崩溃好几次了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而且没有河流直通,李素甚至想把这些石头拉去修雒阳新城的城墙了。

  得到了李素和国渊的指示、诸葛亮的技术指导之后,从去年腊月开始,爆破阶段的施工也陆续上马了。

  一开始不是很顺利,因为方城垭口和岷江-大渡河口的乐山地形还不完全一样。

  这儿的山坡度比较缓,没法直接从山脚下横向打洞凿隧道埋火药。经过研究和几次失败尝试后,总结出经验的施工方改为斜向下挖隧洞埋药。

  最后的爆破效果虽然比几年前在乐山的时候差,不过好歹比直接硬挖石头,还是快了至少三成以上工期。

  而且诸葛亮也把他在河内战场挖地道时用过的、学自西域挖坎儿井的多重竖井施工法,普及到了运河施工项目上,这样对向打井爆破时可以多并行几组施工队,加快速度。

  这个小举措,对于如何省钱并没有帮助,甚至还要多花一丁点钱,毕竟打井时的浪费增加了,但好处是可以缩短工期,充分利用农闲的时节多干一点活。

  否则,大量的民夫滞留在那儿,需要等待爆破完之后才能挖,干等的时间也是要吃饭要消耗朝廷粮食的,也得照施工的日子那样结算徭役期,期满了还要给工钱。所以既然把人拉来了,所有人都高效的动起来,也是一种省钱。

  爆破措施磕磕绊绊地推进下去之后整个腊月和正月一个半月多的时间,总算是没有再出现意外和怨言,从上到下、从官到民,施工项目的士气也还保持得不错。

  但可惜的是,既然李素当初选择了先斩后奏、先开始项目再向刘备汇报,这就意味着李素其实是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坑的。

  到这一步为止,前面这些暴露出来的困难,其实都还不算什么。否则历史上这项目也不至于在多个朝代多次黄了。

  李素没一次性把难度说出来,就是怕朝中反对的声音太多,一下子暴露太多难度,把朝臣都吓住,从而不敢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

  所以,他才选择了先斩后奏、逐步释出难点,逐步增加投资预算、让大家欲罢不能,舍不得已经投下去的那部分“沉没成本”,最终勉勉强强一条道走到黑。

  而李素对于方城垭口挖运河的难度的认知,之所以这么详细,说来也是幸运。

  因为这些信息,完全来源于他后世看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相关详细新闻报道。

  这事儿,李素得感谢后世写这方面的官媒记者,因为他们要歌功颂德,强调“这个工程有多么不容易,完成了这个工程的政府和国家是多么的伟大”。

  所以那些后世记者,找了很多历史上失败的例子,事无巨细地拿来陪衬反衬,打脸古代封建王朝。

  其中找的最失败的反面教材,就是历史上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赵光义),也曾经试图在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