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部 第四十二章(总第二百六十六章)、天下大势_三国之壮丽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晔道。

  曹丕道:“不知道刘玄德收到此类书信没有,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理的。”转念又一想道:“刘子扬说的对,不回信才是最好的回复。”

  王朗建议道:“主公,我估计刘玄德也能收到书信,咱们可将情况通报给他们。”

  “众卿之言正合我意。”曹丕放下心来,令刘晔安排合适的人去建业。

  。。。。。

  贾诩、郭嘉、卫觊、萨伦等人按马宇的要求,一直在策划、编制讨伐荆州、平定江东的作战计划。经过了近二个月,他们分别完成了对曹丕和刘备的《渡江讨贼、收复江南作战计划》的初稿。

  郭嘉道:“主公,目前天下三分,曹子桓、刘玄德在江南与朝廷形成鼎立之势,在短时间内已无法改变。虽然曹刘相对朝廷其势力弱小得多,但一是有长江天险,阻挡我大军讨伐;二是有曹刘结成的联盟;三是我军水师尚未达到水面大规模作战的水平;所以一时还无法过江作战。若要过江,我认为,一是我靖勇军水师演练达到预定目标;二是曹刘联盟出现不可弥补的裂痕;三是一方出现了较大的危机,那时机会就来了。”

  贾诩接着道:“曹刘结盟在江北的时候就有,其实质是利益结盟,最后并没形成真正的联盟,也没达到相互支持、配合作战的水平,以致于败退到了江南。但现在有可能不同了,因为江南没有多少退路了,其联盟可能比江北时的联盟要坚固的多。在对外的时候,也就是面对朝廷大军的压力,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曹刘为了生存会结成牢固的盟友。他们自以为再加上长江天险就可以抵挡住朝廷大军了,竟然拒绝了朝廷封王的好意,也是错过了一个机会啊。”

  卫觊道:“文和先生、奉孝先生说的对,若曹刘他们二个之间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也会发生争斗。例如在豫章郡的问题上,曹刘发生的小规模冲突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曹刘内部的智者及时的制止了冲突的扩大,双方均做出了让步,使得矛盾得以缓解直至消除了。但这并不代表今后就不会没有矛盾了,一旦有了新的矛盾,还是要发生冲突的,若有机会,这也是咱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郭嘉又道:“从目前来看,曹刘结盟将与朝廷顽抗到底,过江作战是必然的。待条件具备时,如曹子桓内部不稳之时,最好是先取曹子桓。我大军从水路顺江而下,陆路从益州、交州夹击之,江北大军渡江而攻之,则曹丕无法抵挡,势必败之。大败下的曹子桓无非两个出路:一是被消灭或投降;二是逃往刘玄德之处,继续顽抗,但我认为逃至刘玄德处的可能不太大。”

  “奉孝分析的太透彻了,若能先取曹子桓最有利。”陈群赞道:“以我观察曹子桓之为人及其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