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欢喜_清平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得往她身前凑凑,一本正经地开口:“荼嬷嬷,母后与周国公是故交?”

  荼嬷嬷并不避讳:“太后娘娘与周国公确有少时情谊。”

  阿蛮想再细听,禅房的门却打开了。

  李凤梧脸色苍白,荼嬷嬷立即迎上前,轻声询问:“可还是住往年来住的那间?”

  相国寺供香客住的客房很是简朴。

  阿蛮倒并不觉得如何,倒是竹香开始嫌弃了,她面上不说,只将屋内从里到外的又清扫了一遍。

  依照王太后之意,她们是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直到上元节才回汴州的。

  阿蛮知晓太后与周国公关系必定不一般,生怕又发生如上次尴尬之事,便每每独自去大殿,同寺庙里的沙弥们一起做早课。

  上元节那日,王太后车驾从相国寺出发,行至许州与汴州交界,车队后,相国寺的方向却追来一个小沙弥。

  小沙弥在李凤梧车架外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语调平静,言称妙善师父在王太后下山后不久,便没了声息。

  阿蛮坐在车中,正将西南边境的战报念给王太后听。

  忽闻此言,手中军报险些拿不稳。

  李凤梧好长时间都未出声,许久,她才开口:“他提起过我?”

  阿蛮屏住呼吸。

  小沙弥在车架外,语调平平:“并未。”

  生于虚空,归于尘土。

  阿蛮不知为何,忽觉天地辽阔。

  车队停下不过两刻钟,继续往汴州方向行去。

  李凤梧一路出神,将要进汴州城时,忽而看向阿蛮,脸上带笑:“阿蛮可知,当年我未入宫时,曾大闹东市,周显怕我被父亲责罚,自己主动去衙署领罚,他被鞭笞二十,我去看他,气他自作主张,他还朝我笑。”中信小说

  阿蛮不语。

  李凤梧确也不需要人回应,只是脸上的笑渐渐淡下去:“我入王宫第三年,与先梁王一同遇刺,他少年英雄,初初崭露头角,明知救我不及,还冲到我面前,以身挡剑。”

  哪知,那剑上有毒。

  李凤梧声音已然低下来:“再后来,先梁王薨逝。朝野不稳,外敌入侵。我儿尚小,我便求他,务必护我梁地。他便终身不娶,为我征战沙场。”

  阿蛮已听的怔住。

  汴州城经年未变。

  入城之时,天色已晚。

  李凤梧并未直接回宫,而是私自下车,带着阿蛮往东市走去。

  她许久未出宫,显然对这里已不太熟悉。找了很久,终于找到要找的那家酒铺。酒铺酒旗许是很久未换,上书字迹已然斑驳。

  铺子不大,不过能坐三两桌。

  阿蛮随着她坐下,听她与店家要了二斤清酒。

  东市喧闹,这里却是闹中取静。

  李凤梧指着那面酒旗,语调松快:“当年我拖拽哥哥和周显来东市,路过这家酒铺,老板正寻人题字,言明只要字提的好,便会免费赠送一坛。我便求哥哥帮我,哥哥不肯。周显却惯着我,拿了笔。”

  她说着微顿,忽而笑着开口:“上元节,该吃元宵才是,我却领你来喝酒。”

  阿蛮未及回应,酒铺外的街道忽而涌过一波人潮。

  “灯会开始了!”

  “快些去!”

  “听闻武昌王将在灯会之上,会天下文人!”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