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太相信朝廷的舆图。

  丈量里程的行为,很多人不明白,但也有少数聪明人看出来了,这完全是出于军事目的。

  荥阳、陈留、濮阳,恐怕摆脱不了前线的命运了。

  “裴府君。”

  “君侯。”

  邵勋下马之后,与裴纯把臂而行,十分热络。

  他现在真的对裴纯非常满意,深夜持剑督战,散尽家财招募壮士,这种决断、这种勇气是一般人能有的?

  “府君镇守虎牢关,截断贼人东西联络,功莫大焉。”邵勋笑道:“待回到洛阳,我定然向天子表奏裴君的功劳。”

  裴纯讪讪而笑,道:“哪里哪里。微末之功,比不得君侯匡扶社稷之伟业。”

  “府君过谦了。”邵勋说道。

  裴纯摇了摇头,坚定说道:“漕运是君侯保住的。若无君侯,五月石勒南下时,我可能已为其所执。”

  邵勋呵呵一笑,同时也有些疑惑。

  就历史上洛阳大饥荒那个操行,漕运明显被截断了,而且就是今年。

  难道历史上荥阳太守不是裴纯?

  二人说话间,已进了关城。

  狭窄逼仄的街道内,几乎没有民宅,不是军营就是仓库、马厩之类,此时都有银枪军士卒站岗。

  裴纯看了有点震撼。

  陈侯的排场确实大,走到什么地方都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戒备森严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都督、刺史、宗王。

  有人嘲笑他怕死,并非空穴来风。

  “正有一事要请教府君。”走着走着,邵勋突然说道。

  “君侯请讲。”

  “荥阳诸县现有户口几何?”

  “不足万户。”裴纯沉思了一会,说道。

  事实上,这个数据只是推测罢了。

  清查户口之事,已经很多年没做过了。而这些年,恰恰就是战争极为频繁的阶段,如何能有准确的数字?

  “不足万户”这个说法,其实也只是今年五月蝗灾后,裴纯与郡中佐吏闲谈时,很多人说的一个数字。

  这当然是不准的,而且很可能被大大低估了——佐吏多来自地方,都有各自的立场。

  “真就这么多?”邵勋追问道。

  “或有二万户吧。”裴纯又道。

  邵勋有些无语,你直接把数字翻倍了,这么不严谨吗?

  “君侯,二万户应是有的,再多我也说不好。”裴纯说道:“如果算上聚居成坞的并州、雍州、冀州流民,或还能多出来几千家,甚至一万家。”

  邵勋相信了他的说法。

  流民是最大的变量,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来了多少人。以此时官府失能的状态,也没法仔细清查。流民帅、坞堡帅们报一个数字,你除了相信还能怎么办?

  “如果迁移百姓南下……”邵勋顿了顿,然后说道:“府君觉得会不会有人作乱?”

  裴纯一惊,立刻劝道:“君侯,若强迁百姓而走,真的会有动乱。”

  “谁作乱?士人还是豪强?”

  “皆有。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