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章 帝命天命,皆为人民!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计、生产,也都采用最严格的方法。”

  “除此之外,新钞也用上了最新的纸张,使用新技术,即使被水浸泡后,仍然不会烂,可以长期保存。”

  朱允熞点了点头。

  “那就可以发行新钞了。”

  “旧钞与新钞的兑换比例,孤认为定在4:1比较合适。”

  旧钞的价值已经严重贬值。

  如果按1:1回收,那朝廷的亏损可就大了。

  也无法实现解决货币问题的初衷。

  “太孙殿下。”

  姚广孝见朱允熞不回答自己,反而问起徐妙锦新钞研制的事情,不禁有些急了。

  朱允熞笑道:“这一亿两银子,便是发行新钞的准备金。”

  “准备金?”姚广孝愣了一下。

  旋即反应过来。

  其实,准备金这个东西,并不是现代才有的。

  在元朝的时候,元政府发行纸钞,也准备了五十万两银子的准备金。

  但最后仍然乱得一团糟。

  老朱也就不相信那套了,大明宝钞发行,根本没有任何准备金。

  姚广孝见多识广,博揽群书,自然知道这些事。

  “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

  他深吸了一口气:“这也太多了吧?”

  朱允熞笑道:“按百分之二十的准备金率,若要发行五亿两银子的纸钞,就需要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

  “五亿两银子的纸钞?”

  姚广孝再度被吓住:“印制如此之多,纸币岂不是会迅速贬值?”

  “不会!”

  朱允熞很有信心。

  一方面,他发行纸钞,不像老朱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准备金。

  另一方面,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社会对纸钞的需求会大大增加。

  算起来,五亿两银子,并不算是很多。

  这也仅是他前期的打算。

  到了后期,随着货币信用的重建,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发行更多的纸钞。

  随着大明商业化的迅速进行,可以预料到,需要的钱会越来越多。

  “新钞的面值,最大以一百文为限。”

  在此之前,大明宝钞大量印制一贯(千文)的面值。

  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面值,都是一贯的。

  但这在朱允熞看来,是非常令人无语的做法。

  过大的面值,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很难找零。

  在现实中,流通就会非常困难。

  只有特定的场所,才能够使用。

  要让大明的百姓,尽快熟练使用新钞,习惯于在任何交易中,都用新钞,便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新钞的日常使用频率。

  “最小的面值为一文,除此之外,还有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一百文,共计七种不同的面值。”

  “图案我也设计好了。”

  朱允熞拿出了他画好的新钞图式。

  相比原来的文字,使用图案的好处很多。

  至少,不认识字的百姓,也能通过不同的图案,分辨不同的面值。

  还能给百姓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