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好找呀... ..._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九城目前最有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信托商店分别是是西单、菜市口、天桥、花市、西四、东四、前门、广安门、北新桥、新街口等处。

  每一个信托商店前面都会聚集着一大帮的散落车工,专门帮买主把买到的东西运送到家里面,但是只要仔细观察的话,那你就会发现这些人是分成两派的。

  其中一些人是正常蹬三轮的,他们归一个叫“三轮社”的单位管理,不属于无业游民。

  还有一些蹬三轮的,他们没有单位,放到后世这种三轮叫“黑车。”

  这些蹬黑三轮的人大多都是从监狱刑满释放出来的,各个单位拒收,三轮社也怕他们惹是生非不好管,如果没有上级的指标,或者当地街道办、派出所说情,没有任何单位会选择他们。

  这些刑满释放出来的人,他们也要吃饭,偏偏还吃不了捡破烂的苦,于是就选择了蹬黑三轮这个行业,当地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惹事就行。

  其实这些人在以前还有一个同意称呼叫窝脖儿、抗肩的,例如:某部电视剧中的蔡什么都没有,属于贩卖苦力的行业。

  最早的、最正规窝脖儿来自清末民初,不是有把子力气就就能干的,他们卖的虽然是苦力,但是在当时也属于特殊行业,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过硬的技能才可以胜任。

  因为过去四九城的铁杆庄稼搬家,商人、老百姓嫁女,那些金银细软、瓷器、花瓶、佛龛、神像、硬木家具、古玩玉器放在马车里颠簸,怕损坏了,于是就有了窝脖儿的诞生。

  但是,这些全都是比较贵重的东西,没有经过训练的人要是有了什么闪失,他们就是倾家荡产也不见得赔得起。

  所以当时就有专门培训、挑选窝脖儿的行当,最初的名字叫绳子库,是专门扶持叶赫那拉氏那位老妖婆的,上有所好、下必从焉,这也是窝脖儿行业的兴起。

  到了三、四十年代,随着板车、黄包车的兴起,窝脖儿晋升到板儿爷、拉洋车的,例如:骆驼什么子。

  韩立今天来了就是要打算把东西买回去,所以他来到离家最近的西单信托商店门口的时候,先是把这些蹬三轮的人观察了一下,确定了哪些是正规人员、哪些是蹬黑车的后才走进去。

  一进门韩立发现这里跟他上次来的时候除了商品变多了之外没有任何变化,包括第一节柜台“丢失物品招领处”也是同样的情况。

  韩立看着坐在柜台里面听歌的那几个不知道是哪个柜台的售货员,默默的摇了摇头就往卖家具那边去了。

  那张拔步床还在原地放着,韩立他也不着急上前观摩,而是从拿出来一包华子抽出一根递给了在里面看书的售货员。

  “同志抽根烟。”

  “你是?”

  “我想问问咱们这儿有没有成套的家具,最好是年代较远明清时期的那种,要是有专门的师傅帮忙推荐下就更好了。”

  韩立说完后这个售货员看向他的目光就跟看傻子差不多,这年头还真有人买这种又贵、又不太实用、弄不好还会惹上麻烦东西的人,不过当他看到自己手中的华子后说道。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