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8章 以名弃利!全宋第一仁良夫家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变得红火起来。

  ……

  汝南郡王府,客厅内。

  赵允让得知吴家恳请汝南郡王府无须厚嫁女儿后,摇了摇头。

  “他吴家不要厚奁,是他们的想法,但我们送不送,是我们的想法,依本王来看,还是要送,不然显得我赵允让没钱嫁闺女,以后受欺负了怎么办?”

  赵允让一脸固执。

  ……

  翌日,近午时。

  又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发生了。

  赵祯为赞赏吴家“不计厚奁”的优良作派,命人送给了吴家一副亲手书写的飞白书。

  飞白书的内容有八个字: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这八个字,价值千金。

  谁家得了这八个字。

  那就意味着以后就是朝廷钦定的“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美誉。

  日后。必然能使得吴家青史留名。

  一时间,羡慕者如云。

  一些准备娶媳的富贵人家,也都学吴家那般,提出:不计厚奁,以此博美名。

  ……

  这八个字,也是苏良的谋划。

  他笃定,吴家一定会为名弃利。

  苏良写给十三团练赵宗实的信里,便是承诺:若吴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便让官家为他们写这八个字。

  这八个字的价值。

  不亚于吴家的祖坟冒了青烟。

  吴家失了嫁妆,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美誉。

  故而,他们才敢于坚决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

  苏良拿到这八个字也是不容易的。

  赵祯不可能完全依照苏良的意思将此称谓随意送人。

  苏良也给了官家承诺:五日之内,使得全城百姓都讨论生子不举之事,且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排斥厚嫁之风。

  如此一来,才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厚嫁之风。

  赵祯欣然同意。

  苏良做到了他的承诺,赵祯也送出了这八个字。

  说白了。

  一切舆论,皆是苏良的谋划。

  百姓讨论的结果,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

  午后。

  汴京城,南门大街。

  一处茶楼的二楼包间内。

  赵祯站在窗口,看向人潮涌动的繁华街道,心情甚好。

  此次,苏良的做法,又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原来,操控民意竟然如此简单。

  街头贩卖小报的书贩、茶楼酒肆擅于言谈的年轻书生、勾栏里说评书的先生,皆有皇城司之人。

  赵祯作为官家。

  其心中的一些帝王之术不是士大夫官员们能够揣摩的。

  有时,他站在百姓那方。

  有时,他站在士大夫官员那方。

  有时,他还会站在宗室外戚那一方。

  这次,他所学到的经验是——

  日后,若有政见与士大夫官员不合,便可制造民意制衡士大夫官员们。

  很多时候,民意比君权更能使得士大夫官员们妥协。

  ……

  这一刻,苏良并没有想太多。

  他只是因不久前被舆论所害,才有了这个操控舆论的点子。

  并让皇城司和开封府帮自己完成了这样一场热点事件的谋划。

  当下,苏良只想着汝南郡王赵允让能够妥协。

  若他下月嫁女能轻车简从,嫁妆减去六七分。

  那此次反对厚嫁之风,才算有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才能渐渐改变民间的厚嫁之风。

  ……

  汝南郡王府,内厅。

  赵允让坐于主位,何郯坐于下座。

  这一刻,赵允让非常纠结。

  他想到过官家会勒令他去厚嫁之风,但没想到官家竟然送了他准亲家一幅写着“全宋第一仁良夫家”的飞白书。

  官家强迫他,他还敢拒绝,毕竟这属于他的家事。

  但当下,他若还执意厚嫁,搞不好官家一怒之下就将这副飞白书收了。

  吴家甚至有可能为了这个美名,直接退婚。

  赵允让,好脸面。

  但若让他减少嫁妆,他又觉得有失郡王府风范。

  一旁,何郯笑着规劝道:“郡王爷,去厚嫁之风,实乃大趋势。你若带头做,那就是咱汴京城嫁女之家中的头一个,就是全宋第一仁良娘家,这可是一段可传千秋的佳话啊!”

  “你不但省了钱、得了名,甚至还能挽回无数女婴的性命,可谓是领一方良风美俗,此功大焉,且可遇不可求啊……”

  ……

  赵允让纠结了片刻后,道:“罢了罢了,大宋厚嫁之风,就从老夫这里开始改吧!”

  听到此话,何郯顿时大喜。

  他终于不用再听赵允让的“隔墙骂”了。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