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最大的赏赐_姜六娘发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看天降是假,有事找黄隶和平西侯是真。因为今日景和帝要跟这两位说的话,不适宜将他们召入皇宫讲,所以当景和帝得知他们要出京来看白虎,便抓住这个机会出来,一块把事办了。

  重新启用平西侯,又将黄隶留在了京中,免得仁阳公主在左骁卫捣乱,解决了心腹大患后,景和帝现在觉得天更蓝了水更绿了,鸟叫声也更好听了。于是,他起了骑射的心思,“两位将军与姜爱卿都是百步穿杨的高手,在次空坐未免可惜,不如随朕去山边狩猎。”

  说罢,景和帝命人前来御马,骑马向山边慢行,黄隶三人骑马在后边跟着。景和帝回眸,目光落在姜枫矮矬的马上,“姜爱卿。”

  姜二爷立刻催马上前两步,便听万岁问道,“爱卿在校场比试时,骑得便是这匹马吧?”

  “万岁您记性真好,就是这匹。这匹马名为得胜,是臣南下赶考途径杭州时,从那边的马场选的。”姜二爷爱惜地摸着得胜的鬃毛,向景和帝介绍得胜的好,“臣这匹马论马形虽差了一些,但它是真正的宝马,它能听懂臣说话,耐力好爆发力也不差,还很好养活。”

  这样一匹劣马,竟也被他当了宝贝,本想借机送他一匹好马的景和帝打消了念头。

  黄隶催马上前道,“谪仙去的杭州马场,可是前太仆寺少卿罗旭书罗大人告老还乡所建?”

  现任的太仆寺少卿黄锦乃是黄通的同族侄子,黄通的三儿子黄雍也在太府寺担了个闲差,所以黄隶知道罗旭书在杭州开马场的事,姜二爷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正是。万岁,臣这匹马和方才臣子姜凌所骑的那匹,都是从罗大人的马场选的。”

  “哦?”

  景和帝颇为感兴趣地追问了一声,姜二爷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和儿子在马场选马的经过。

  听到姜枫被他相中的马嫌弃,然后才选了主动靠过来的马,景和帝笑出了声,黄隶和平西侯都跟着笑了一阵儿。

  便在这时,大皇子一马当先,带着姜家兄弟和黄家兄弟跑回来了。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姜凌所骑的马上,见那匹青灰色的马,确实比姜枫这匹出色很多,又是一番感慨。

  大皇子到近前下马,将篮子里的樱桃送到父皇马前。景和帝看樱桃又大又红,便点头赞了几句,待听说这些樱桃是姜家兄弟和黄家兄弟帮着摘的,景和帝一挥龙袍,“赏。”

  万岁赏了黄家和姜家的儿郎,康皇后便要赏姜家两姊妹和黄丽妍。她夸了几句后,便接着万岁的话头,给了赏赐。

  姜大郎和姜凌得的是金叶子,姜家姊妹得的是头饰。待回到府中后,他们仔细向家里人讲了伴驾的经过,又将金叶子和头饰取出来,送到祖母面前。

  姜老夫人仔细看过,笑道,“既是万岁和皇后娘娘赏的,你们自己收着便是。”

  御赐的都是好东西,姜大郎将自己的四枚金叶子,一枚孝敬了祖母,一枚孝敬了母亲,一枚送给了怀孕的三婶,自己只剩下一枚。姜凌不跟大郎抢风头,将金叶分给了二郎、三郎和小四郎。姜慕燕与姜留也将自己所得的头饰分给了姐妹们,正在准备嫁妆的大姐分得最多。

  两个儿子一人得了一枚金叶,女儿得了两只宫里的珠花,自己还得了一枚金叶,陈氏高兴坏了,回到东院摆弄了半晌的好东西,才向丈夫感叹道,“万岁赏了孩子们,怎么就漏了二弟呢。”

  姜松含笑摇头,万岁让二弟随驾出行,已是最大的赏赐了。

  各位书友,明日的两章依旧放在晚上。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