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9章 叛变了?_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的这么清楚,问就是大魏行商们在背后出了很大的力。

  而行商们为何会这般积极,全赖背后的四皇子指导。

  四皇子如今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他的财富,堪称全大魏第一名,连魏皇都不如。

  要不是魏钰时不时坑他四哥一把,叫对方花一花小金库里的钱,免得生锈,估计他四哥的钱都能抵得上国库了。

  四皇子喜欢做生意赚钱,不拘泥何种方式,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也就对个户部还感兴趣。

  户部花钱的地方多,钱用到何处,四皇子不说全都清楚,但至少能清楚一半。

  朝廷到处不是在翻修,就是在新建,缺钱是一回事,最要紧的还是缺人。

  在魏钰还没声张的时候,四皇子就已经将主意打到了别国的人身上。

  不是缺人吗?

  自己人不够,那就把别国的人吸引过来好了啊!

  多大的事儿啊。

  朝廷不好大张旗鼓抢人,但底下的百姓们自发推荐、走人,这就不好上升到国家朝堂上了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你们自己管理国家没本事,百姓们按捺不住要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啊。

  总不能因着这点小事,就不顾百姓死活吧?

  那看来你们也不是个好的君主,百姓跑了确实没错。

  这两年大梁确实跑了不少人去大魏,尤其是靠近边关的那些郡县,好些个都是举村跑的。

  这叫梁皇很气恼。

  但气恼没用,该跑的还是要跑,边境线那么长,不可能每处都面面俱到,想走的是留不住的。

  要说从源头上拿捏住那些宣传大魏好的行商,也不现实。

  第一个是人家又没犯错,用什么理由抓人?

  因为他们在大梁说了大魏好?

  可人家就是大魏人啊!

  说几句家乡好有错?

  第二是大魏行商们这些年确实给大梁财政添加了不少税收,给大梁带来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物,改善了大梁百姓的生活那是实打实的。

  凡事都有利有弊,总不能光看坏的不看好的吧?

  梁皇是很恼大魏不讲武德,用这种无耻手段引诱他们大梁人,但他更气恼的其实还是大梁这些年居然没几个能自立自强的!

  什么肥皂、玻璃、望远镜的,总跟在大魏背后拾人牙慧算怎么一回事?他们大梁就不能先一步造出大魏没有的吗!

  还有这都多久了,之前派去大魏的那批人到底上哪儿去了?

  柳家那小儿带人去了大魏这些年,怎的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少,越来越慢了!

  这是叛变了?!

  梁皇在心里斟酌起了柳文州的不靠谱,计划着再派人去大魏打探,殊不知柳文州早就被困在小山村里上着九九六的学,已经好些年不见生面孔了。

  而梁皇这些年收到的传信,也全都不是柳文州写的,全都是那群留在京都被繁华迷眼的小伙伴自己造的。

  嗯……入了研究院的人没音信不要紧,他们首先得保证队形不乱,不就是写信回陛下进度吗,好说,每天在报纸上摘抄几段了就行!

  他们还要跟着隔壁小孩一起学课本内容,实在没空理会大梁那边的事。

  至于其他的,等到啥时柳公子回来了再说吧。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