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朝堂上的辩论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上,有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八十三皇齐上阵”的割据动荡,也有过“五胡乱华,靖康之耻,联军侵华”的血泪耻辱。

  但这都只会是一时,而不是一世。

  割据动荡过后,我们会迎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的盛唐。

  血泪耻辱过后,我们会迎来武悼天王冉闵发布的“杀胡令”,会迎来“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大明,会迎来罗布泊那颗惊天动地的蘑菇蛋。

  华夏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活到现代的国家,华夏民族能够长盛不衰,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而郡县制,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个道理,从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自己明白的很。

  君臣相和,那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锦上添花。

  这一点还是清楚的,不会把郡县制与君臣相和本末倒置。

  但这就难办了,因为这两个本身就是对立的,属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嬴成蟜暗叹好几口气,又想一刀结果了李斯了。

  就在嬴成蟜努力思考的时候,李斯已经辩倒七位秦臣。

  在稷下学宫时,李斯就曾以一人论辩整个学堂,博得堂前堂后一片彩声。

  如今到了秦国,他的对手换成了从学宫学子换成天下一等精英。

  一脸刻板的李斯依旧不减昔日风采,七辩七胜。

  但今日,站在群臣对立面的他,却注定得不到满堂彩。

  看着自己这边的人一一败退,王绾腿脚发酸,有些坐不住了。

  始皇帝一直听到现在还没下结论,王绾现在确信李斯不是始皇帝安排的了。

  “不行周之分封,无宗室子弟镇守边疆。若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于我秦国上演,何人救驾?李斯!你本楚国一小吏,稷下学宫一学子,来秦短短数年就掌了廷尉一职。陛下待你不薄,绾真不知你这厮有何缘由,偏要为我大秦埋下如此祸根!”

  王绾方才虽然一直在观察始皇帝,但也没有漏了李斯所说的每一个字。

  他注意到李斯讲述的郡县制里,似乎并没有针对王权受到臣子威胁时的反制措施。

  所以他瞄准这一点,上来言辞就是犀利无比,进攻型十足。

  这形象一点都不像是为始皇帝守好基本盘的内政丞相,而像是一位攻城拔寨的将军。

  前面站起来的秦臣,虽然和李斯争辩激烈,但大抵还是在言分封制的长处,郡县制的短处,是正常争论。

  而王绾就不然,他上来不仅说郡县制的弊端,他还给李斯扣上不怀好意的帽子。

  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是指战国初年,陈国妫姓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两个例子都是臣子篡位君主的典型。

  在分封制这个制度下,有人造反,被分封的诸侯是有义务帮助天子平叛的。

  而郡县制,在这方面似乎就比较薄弱了。

  王绾指责李斯明知如此,却故意遗漏此环节,就是不想让秦长久。

  这还没完,还没等李斯应答,左丞相隗状也站了起来。

  弱弱的求推荐票和打赏月票。今天可以加更!跪求!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