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8章 选秀与难民_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泰元年初春,朝堂上为皇家扩充后宫一事,终于争论出一个结果。

  七品以上官员家中适婚女子,全部送入宫中选秀,特恩许各地士族豪绅参与选秀。

  此旨一颁布朝野震动,各大家族纷纷响应,直呼皇恩浩荡,尽皆将家适龄女子送入宫中参与选秀。

  有那没适龄女子的人家,便从旁支中挑优秀女子送入宫中。

  一时之间,官道上香车遍布,跟随的车驾满载着妆奁。

  盛装出行的队伍,与远离官道逆行的难民队伍,形成极大的反差。

  无数妙龄女子,怀揣着对刚登基新皇的美好梦想,奔向皇宫。

  有人欢喜,有人伤悲,白云国各地都在上演着相同的戏码。

  …

  开春,正是农事最忙的季节,得知战事已停的北方难民,却已无家可归。

  官府出通告将难民分配去各地开荒,实行严苛的户籍管理。

  平民无官府出具的路条,不得擅离居住地,违者牵连左右邻居发配北湖城戌边。

  朝廷为了广征赋税和粮食,对普通百姓划地为牢,禁锢在土地上。

  北边逃难过来的大量人口,填充到南方各地,连以前偏远无人问津的地方,也划分到难民。

  各方县令坐在县衙大堂上,随手一指便成了难民的安身之地。

  分到荒地的难民,两年之内不用交赋税。

  这一举措让无家可归的难民,只得拖家带口地前往。

  开荒,对刚分到土地的难民来说,是最迫切的事情。

  …

  偏远而贫脊的新安县,因为人口大量损失,加上户籍被那场大火烧毁,分到的难民占了整个都江府的七成。

  地处西北最偏的都江府,因地广人稀而贫脊,又是整个白云国分到难民最多的府城。

  而分到新安县这个穷旮瘩的难民,都是一穷二白,又没有任何油水可榨。

  全是老弱病残幼,只因家中的成年男丁,为了让一家老小活下去,已充军换粮。

  朝廷只负责将人分下去,连一粒种子和一件农具都没分发。

  分到新安县的一群人,相当于是被放逐,连派县令都省了,直接由分到各个村的村长负责。

  整个新安县,最大的官员就是冶铜镇镇长阮光誉,和宝湖镇镇长沈正奇。

  两个镇子因离府城较近,没被这次的灾难波及到,只是失去一半成年男丁。

  为了保证镇民的利益,两个镇长自是不愿在各自的镇上安顿难民。

  两人私底下将新安县划分成两块,分别管辖互不干扰。

  两人同时手一挥,将所有难民都指到原新安县城自生自灭。

  于他们而言,要钱没有,要粮也没有,来的五千多难民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上面都没人管,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长,有何能力去管那么多张嘴。

  只要他们不给这些人开路条,这群人就走不出新安县范围。

  至于赋税,两年后有多少人活着再征收。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