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县令【第一更!求订阅!】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踏踏实实的做点基层工作。

  礼部尚书李大人觉得他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职务。

  之前四年的时间,司马北的考核都是上上等,列举全天下知县的前十名,去年估计也一样。

  他本来就是天子门生,还是翰林院出身,又有这么好的考核成绩,所以两年前就该调任去当知府了。

  不过新野县民众士绅集体给朝廷上书,恳求让他再多留几年,皇上看到了之后,也就答应了。”

  哦。

  明白了。

  这就是所谓的万民不舍他离开的那种好官啊。

  也不知道他是收买人心厉害,还是真正的有点能力?

  柳铭淇倒有了一些兴趣。

  “对了,你来说说,你家大人做了什么事情,才让大家直接上万民书留他呀?”熊大宝指向了刚才带着他们进来的县尉道。

  县尉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拱手道:“回各位大人的话,我家大人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年他率领我们修建水渠,引来了白河、唐河的水流,不但使得有土地的农民连续丰收,还开拓出了二十万亩的土地。

  经过跟朝廷的申请,县令大人召集了附近几个县份的无地农民们过来,让他们免费耕种五年,然后再视情况便宜点花钱买下土地。

  第二件事情便是他带着我们努力修缮去往襄阳的小路,使得京畿地区和襄阳的距离缩短了五十到七十里,商人们也喜欢从我们这里经过,从而繁华了三个道路上的小镇,使得两万多民众因此受益。县衙里面可以用的税赋也增加了,可以进一步的稳定治安,加强对宵小之辈的打击。”

  柳铭淇听得微微点头。

  在古代你想要做一个实干的好官,那么修建水渠就是最实用的。

  当初白居易被贬到了还属于荒野地带的杭州,人家就是修建了水渠、堤坝,便从此被杭州人记着,还给立了碑。

  另一个这么做的是苏东坡,他干了更漂亮的事情。那便是治理西湖,让脏乱堵塞的西湖,变得跟画卷中一样的美丽。

  不仅仅是漂亮,而且还能方便人们饮用水,用西湖水来灌溉田野,在里面打捞鱼虾等等。

  毕竟老百姓的要求不高,能吃饱饭,能好好的养活下一代,那就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但凡有一口吃的,那么就不可能造反。

  凡是造反的,肯定是民不聊生了。

  司马北不但学习了前辈的修建水渠引水灌溉,还开拓新的土地,让无地农民种植,极大的缓解了无地农民的窘境,不至于让他们流离失所,造成隐患。

  只凭着这最后一条,他就可以得到一个上上等的评价。

  至于说后面的修缮道路迎来繁荣商贸,这也是大康朝的一个特点。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

  比如说在西北这么干就属于劳民伤财。

  新野的好处在于他就位于京畿地区,襄阳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