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国家振兴方案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臣经常言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等。儒家之臣皆以强国之务,在於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尹)管(仲)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

  “这是因为前朝徭役遵循三徭制度,即正卒、戍边和更卒三种。正卒、戍边自汉光武帝之后已被废除,但更卒依旧存在。”

  “更卒,即每个傅籍男子每年必须在本县服一月时间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三百钱(也有一种说法是两千钱,考虑到两千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取三百钱)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其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

  “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经者及特诏优许复除者;或生子、服丧者,逢天灾兵祸之害而暂获复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经地方的百姓亦得以暂时免役等等。”

  听完免役范围,审配一阵嗤笑,稍微有点权势的人全部免役。

  这意味着,汉代徭役的义务实际全落到了底层百姓身上,越是贫穷的百姓越要缴纳更多的赋税。所以汉室豪强林立,兼并严重。

  裴辑接着说道:“但在我朝,情况与此大不相同。首先一点在于,我朝从太原起,便是有偿服徭役。哪怕最初只是一天给两顿饷饭,这也意味着我朝实行征募制。”

  这一点是张瑞带来的理念,参考的是米帝在经济危机中大修基础设施,通过官府财政支出,缓解经济危机。

  张瑞从孟县开始就改革了税收制度,所以仓廪充实,一直能够支撑规模有限的徭役征募。

  裴辑所言最初一天只给两顿饷饭,便是当初比曹掾裴潜拨出的两万石粮食。

  工信司少尹杜畿惊讶的问道:“征募徭役,这岂不是意味着我朝的休养生息与前朝大不相同?只要财政能够支撑,大规模兴修基建,能够显著提高百姓收入,促进经济繁华?”

  裴辑重重点头,说道:“长安学宫将这种模式定义为国济万民。”

  所谓的国济万民,显然就是稍显保守的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而结合孟朝的徭役制度,国家基础建设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建设水利,发放薪金,提高百姓收入,从而让百姓对商品有更多的需求,以推动工业区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审配赞赏的点头,说道:“既然长安学宫对此已有论证,某以为大修水利,不会增加百姓负担,反而会促进农业发展,改善民生水平,是国家长久之策。”

  裴辑说道:“且不仅如此。工部这份方案是与长安墨公(公输班)学院并力设计,水利工程除灌溉农田外,还涉及防汛防洪。”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