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氐族与诸夏之同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椒等。其人半秦,多勇戆。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傁常依之为叛。”

  越听张瑞越觉得自己所思可行。这完全就是居住在山地的诸夏嘛!种麻织布,善种田垦殖,养猪、养牛、养马、驴、骡,还能制作漆器与绢布,与诸夏哪有什么区别?

  于是张瑞说道:“不谈军事,不谈叛乱。尔与某讲讲氐族审美及喜好。”

  显然马超关注的重点全在军事战争与财富缴获上面,面对民生与民俗,绞尽脑汁思考了许久,说道:“氐族各有王侯,多受中(和谐)国封拜。衣服崇尚青﹑绛色。服饰方面,缘饰似羌族,而衽露又似吾族袍服。”

  崇尚绛红色?张瑞欣喜,本朝也是崇尚绛红色,甚至氐族长袍也是衣襟右袒。只要把他们身上那些类似羌族的乱七八糟装饰去掉,就足以减少区别。

  张瑞脑海中略有了一丝想法,认真思虑起来。

  直到侍卫通报:“主公,审阁辅及司马中郎求见。”

  “请其入内。”

  审配与司马芝联袂而入,恭敬的拱手说道:“拜见君侯。”

  “免礼,赐坐。”

  从事立即搬来方杌置于二人身后。

  随着征西将军府的愈发强盛,文臣规定的礼仪制度也愈发详细。

  便比如从事搬来的方杌,就是一种类似凳子的坐具,但中间坐处并非实木,而是改用厚实绢布,这样坐起来舒适而又体面。文臣坐方杌,引自《史记·孝文本纪》:“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以匡君上之不逮。”以此来激励文臣德行,方正贤良。

  武将则坐实墩,引自“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以此激励武将弘毅致远,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但不论文武,都非随意赐坐。如今能坐而议事的就只有五部中郎、内阁辅臣、工信司少尹、左督御史、锦衣卫都指挥使以及五位中郎将。

  这种制度的设计倒不是无聊的为了展示特权,而是为了树立权威。

  如今征西将军府大军八万五千,官吏四万多名。

  仅校尉一级,就有八十多人,军侯一百七十多人,令长以上官员数百人。日后随着势力扩张,官员会越来越多。

  这些人即便中枢高官也不可能全认识,也不可能有闲暇与每个人当面问答,培养忠诚。

  所以就必须在彼辈接触中枢时,树立威信,明确尊卑之别,扼杀其妄想之念。

  这个信息流通不便的时代,一旦地方官员产生中枢也不过如此,与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观念,叛乱的心思就会日渐疯涨。

  马超亦是如此,虽然以马超的地位从不曾见过审配与司马芝,可是仅见其待遇,便知道二人身份远在自己之上,便很主动拜见行礼,说道:“军侯马超,拜见审阁辅,拜见司马中郎。”

  审配扫视了一眼马超,没有什么特别反应,轻嗯了一声。

  司马芝却面露笑容,说道:“某听吾部官员数次谈论过尔,招徕氐人上万,充实左冯翊民屯户籍数千,功绩甚佳,宜当勉之勉之。”

  马超连忙拱手,说道:“谢司马中郎激励。”

  张瑞说道:“既然听过马超功绩,那议事更佳方便。请两位来此,便是商讨羌、氐之事。”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