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7章 偷摸学习宝钞钱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口,同僚看他呢!

  “作甚?钱不够用了?你阿胶和驴蹄的账拿出来,咱给你结了。”

  有若木耳,人工的那个产量高,有时口感差一点,用段木野外种的产量低,但吃着好。

  “你直接说下丘村咱又不生气,我秦王府哪有这个本事?过些日子给你们安排活计,去南京看看,与上元县和江宁县学习下先进的管理经验。

  朱樉说着话,突然问在那里吃香菇山药焖驴肉砂锅的里长。

  其他的草果、丁香、桂皮、香叶等要购买,这些调料的应用在大明还很少。

  里长提香菇的人工栽培方法,早就有了,就是砍花栽培法,用在木耳上,砍花这种其实算野生的,人为创造个条件。

  短时间内还是甭琢磨了,等大明多赚点钱的,百姓会了容易传到夷人耳朵种。”

  然后其他的也能种,包括猴头菇与灵芝,人参都能成批种,灵芝怎么就不行?何首乌照样种。

  香菇不用,直接按照段木菌丝培养的方法即可,为了产量,先吃到,接着再考虑野生的。”

  下丘村已经不指望用这个赚钱了,不过竹荪与银耳人工栽培方法没放出来,需要出口。

  里长这时接过话:“其实只要宣传一下,说下丘村放出来的技术随便学,不用咱们操心。”

  其中灰蘑产量最高,即平菇。

  到地方你们就知道下丘村在当地的名望了,比我秦王府可厉害。

  里长停下筷子:“殿下说是便是,其实秦王府的人长时间负责运营,比太子府的人手还好用。

  刨除了季节性之后,人工种植的正好,猴头都能种呢!毛茸茸的。

  这边的香菇是人工种的,砍花种植法,出菌率低,受环境和季节要求多。

  “种蘑菇的这个方法,就是用锯末子种的灰菇什么的,南京百姓不是都会了吗?他们没传出去?”

  朱樉作回忆状,下丘村没保密这个,还故意教给百姓,故此南京的蘑菇很多,大量人工种植的,包括金针菇。

  “所以已经有人偷学了,但是不敢摆在明面上,偏偏弄个砍花的遮掩?”

  朱樉确实没生气,蘑菇也是菜,野生的有季节性,去采蘑菇耽误时间,别人采了卖又贵。

  下丘村传出来的技术百姓们都用上了,故此南京蘑菇越来越多。

  “殿下宅心仁厚,不,是关爱百姓。”

  光禄寺做饭都得验毒的,村子里的饭菜都是随时做,有时陛下突然就跑过去了,太子妃更是常年吃,现在肚子里有孩子,天天到村子跟人聊天。

  是不是里长?”

  树林旁边的都被人给采了,更深入的话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比如野兽了、毒蛇了。

  四个官员继续点头,不怕了,你都说让种了,别人偷偷种一下怎么了?

  “种吧!别的不会的自己去学,南京那里各种蘑菇的方法,竹荪也能种。

  “用不着这样,咱又不是小孩子,吃饭,明天咱就走,三弟那里得快些去。”

  朱樉以为县里缺流动资金,解决一部分,之后卖驴肉干和招待商人吃驴肉就赚钱了。

  周钟摇摇头:“殿下,是你带宝钞了吗?咱们想换,大家让我说,百姓们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