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八三章 邢仁甫_重生之铁血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气讲完要立即着手办的七件事,萧四明却说,还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

  萧四明说,现在正是春荒时节,大多数穷苦人家缺粮、断粮,逃荒要饭、卖儿鬻女现象都有。能不能组织和领导贫苦农民度过春荒,是考验八路军到底是不是人民子弟兵的试金石。

  冀鲁边是肥沃的大平原,除了生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农作物外,由于频临渤海湾,还生产鱼虾、海盐,是一个标准的鱼米之乡。可惜的是,民国年间土地兼并厉害,有钱的地主家庭土地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多,粮食粜都粜不完。贫苦人家的日子却是越来越苦,想吃顿饱饭都难!

  现在是抗战时期,日军南下冀鲁边时,烧杀抢掠,一路制造惨案。日军过后,伪军又占据冀鲁边大部分地区,抢粮抢钱。那些蜂拥而起的各路游杂武装,除了部分坚决抗日的外,大部分形同占山为王的土匪,占据一片区域,就打着抗日的旗号征粮派款。这样下来,冀鲁边就是再是粮仓,也经不起这样的搜刮、折腾,也会被变成赤地千里的!

  萧四明刚到冀鲁边,进了宁津县城后,都还没来得及上街上看看呢!他这样说,并不是他亲眼看到的情况,而是普遍现象。不光冀鲁边,凡是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哪里不是这样呢?

  怎么领导度春荒呢?

  萧四明说是关键要靠政策!一个是要在根据地内坚决实行国民政府提出的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再一个是要坚决镇压汉奸,没收汉奸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第三个是把救灾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不在搞无偿的开仓放粮,而是由抗日民主政府出面,采取无息贷款、无利借粮的办法,借给那些困难群众,麦收后归还,鼓励他们积极生产;第四个是推广一年两熟耕作法,改变过去旧有的一年一熟耕作模式,麦收后种豆子、玉米。同时,抓住春季种植时节,在麦田里插播玉米,多种红薯、南瓜、萝卜、白菜等高产耐寒农作物和蔬菜;第五个是搞屯垦,新兵团、冀鲁边抗日军政学校、教导队,选取驻扎地时,要避开县城、集镇,到海边去,寻找大面积无人开采的荒地,开荒种地,一手拿锄头,一手拿课本和枪,边学习训练边种地,要用我们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减轻冀鲁边人民的负担。不单单是这些部队,冀鲁边领导机关和有条件的中心根据地,都要动员干部战士开荒种地,纺棉织布,搞大生产运动;第六个是保护市场流通,我军严格执行保护工商业政策,鼓励冀鲁边区的商人们走出去,到敌占区去购买根据地继续的物资,保证根据地的物资流通。

  说到这里时,萧四明说,新兵团这一批新兵顾不上开去垦荒种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