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郭子仪的大军终于伸出獠牙】_大唐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代的特殊群体。

  山东士族!

  只不过这个山东并不是后世的山东。

  而是泛指肴山以东的很大一片区域。

  有的属于河南道,有的属于河北道,甚至还涵盖山西的一部分地方,以及江淮背部的很多府县。

  而在这一片土地上盘亘的世家,统一被称作为山东士族。

  势力很强,强到令人发指。

  另一股强大的势力叫做关陇贵族,自从建国之后一直和山东士族争斗,然而七八十年斗来斗去,双方谁也没能把谁弄下去。

  很多人经常说,武则天时期把世家灭掉了,其实那只是假象,世家一直活的很悠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

  尤其山东这边,士族盘亘几百年,根深蒂固,把持一方,利益触手伸展到方方面面,县域官员由这个县的几大家族轮流做。

  整个肴山以东,情况皆是如此。

  所以某些士族才会说,郭子仪千万不要来指染他们的利益,因为,那些利益已经被他们视作固化的利益。

  外人想来分一杯羹,那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

  郭子仪所在的琅琊郡四周,属于更为纯粹的山东之地。基本上就是后世的山东,行政划分一共20个府。

  南路拥有五个府,下辖属地46个县,按照郭子仪的权责分属,他有权力在任何一个县域征兵……

  不但征兵,还能驻兵。

  不但驻兵,还能指派军事将领。

  比如每个县衙之中的县尉,乃是专门执掌县域武力的官员,这个官员的派遣和任命,郭子仪就有资格直接拍板。

  权力是不是特别的大?

  除此之外,作为镇守大将军的郭子仪还有特权,是什么呢?是从各府各县抽取军税。

  所谓军税,就是供养兵马的税。

  各府各县无论一年的税收有多少,郭子仪作为镇守大将军有资格索要三成。大唐国库一般是上缴六成,那么只有剩余的一成归各府各县。

  这是大唐开国之时的规定,据说由那位传奇人物渤海大帝参与制定,当初似乎有个专门名词,叫做大唐国库和地方分税制度。但是随着时间久远,这个词汇已经很少有人提及。

  国库六成,每年上缴入库。

  军税三成,供养驻地兵马。

  属地一成,是各府各县的收入。

  这一成收入是全县税收的一成,主要用来供养本县的十来个官员,比如县令,比如县丞,又比如县尉,典吏,司法佐……

  除此就是一些衙役和帮闲,一整年下来也开支不了多少钱粮。

  所以一成税收很不错了,官员们的收入属于高收入。

  但是,世上从来没有满足的人。

  一成税收已经很不错,四成税收岂不是更完美?国库的六成上缴不敢乱动,属于军税的三成可以贪下来啊。

  而这三成军税,恰恰是镇守大将军的利益。

  以前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